阳下地区空间要素的文化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22:46
空间要素,是指构成区域空间系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或者成份,它是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所组合而成。“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也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笼统的来说,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和精华。人类有意识地改变或者是改造自然环境或者是社会关系甚至是自身的活动及活动的结果,都属于文化。空间要素的文化影响,指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不断扩容,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工业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及人们对生产、生活的新需求带来的格局变化,所造成的传统文化的改变。本文从空间要素的变迁角度入手,主要研究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保存地方区域文化独特性的意义。阳下街道是福建省福清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福清融侨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阳下地区为例,分三个部分研究空间要素的文化影响。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空间要素与文化的关系,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共三章。第一章通过分析阳下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现状,指出其空间要素的分布特点;第二章分三个小节论述阳下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分别是阳下街道空间要素概述;阳下山村空间要素的文化...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1 基本概念
1.1.1 空间要素
1.1.2 文化
1.2 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2.1 自然环境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2.2 人文环境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阳下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2.1 阳下地区空间要素现状
2.1.1 自然空间要素
2.1.2 人文空间要素
2.2 阳下街道洪宽工业村调查
2.2.1 人文空间要素的影响
2.2.2 自然空间要素的影响
2.2.3 工业村的空间要素规划
2.3 阳下街道北山村调查
2.3.1 人文空间要素的影响
2.3.2 自然空间要素的影响
2.3.3 空间要素的未来规划及其影响
第三章 阳下空间要素中人地矛盾的突围
3.1 阳下空间要素中的人地矛盾
3.2 解决人地矛盾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邹禄禄. 知识经济. 2011(19)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反思[J]. 何良安.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8)
[3]城市规划核心问题与美学价值分析[J]. 潘金宝.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1)
[4]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体系规划原理[J]. 王立,王兴中. 现代城市研究. 2011(09)
[5]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 王娟.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6)
[6]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J]. 杨上广,王春兰. 社会. 2006(06)
[7]城市形象的认识和建设[J]. 秦红霞.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01)
[8]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J]. 黄洁. 科技资讯. 2006(01)
[9]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J]. 肖晓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城市规划中文化因素刍议[J]. 朱竑,郭建国. 热带地理. 1998(04)
本文编号:359770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1 基本概念
1.1.1 空间要素
1.1.2 文化
1.2 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2.1 自然环境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1.2.2 人文环境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阳下空间要素对文化的影响
2.1 阳下地区空间要素现状
2.1.1 自然空间要素
2.1.2 人文空间要素
2.2 阳下街道洪宽工业村调查
2.2.1 人文空间要素的影响
2.2.2 自然空间要素的影响
2.2.3 工业村的空间要素规划
2.3 阳下街道北山村调查
2.3.1 人文空间要素的影响
2.3.2 自然空间要素的影响
2.3.3 空间要素的未来规划及其影响
第三章 阳下空间要素中人地矛盾的突围
3.1 阳下空间要素中的人地矛盾
3.2 解决人地矛盾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邹禄禄. 知识经济. 2011(19)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反思[J]. 何良安.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8)
[3]城市规划核心问题与美学价值分析[J]. 潘金宝.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1)
[4]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体系规划原理[J]. 王立,王兴中. 现代城市研究. 2011(09)
[5]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 王娟.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6)
[6]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J]. 杨上广,王春兰. 社会. 2006(06)
[7]城市形象的认识和建设[J]. 秦红霞.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01)
[8]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J]. 黄洁. 科技资讯. 2006(01)
[9]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J]. 肖晓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城市规划中文化因素刍议[J]. 朱竑,郭建国. 热带地理. 1998(04)
本文编号:3597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9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