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
发布时间:2022-08-23 12:46
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
【文章页数】:3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大会堂纪实性建筑摄影与技术可读性[J]. 孙昊德. 建筑创作. 2017(05)
[2]北京现代纪实性工业建筑摄影初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照相室档案研究1958-1965[J]. 孙昊德. 建筑创作. 2017(04)
[3]永茂建筑公司若干史料拾纂(一):机构之创设及其演替,1949~1952[J]. 刘亦师. 建筑创作. 2017(04)
[4]视觉建构、视觉表征与视觉性——视觉文化三个核心概念的考察[J]. 周宪. 文学评论. 2017(03)
[5]民国上海的摄影现代性追寻[J]. 顾铮. 艺术当代. 2017(03)
[6]大师的彩色照片 彩色摄影的前世今生[J]. 姜纬. 数码摄影. 2017(03)
[7]城市批评视角下的“反乌托邦”建筑摄影浅析[J]. 孙昊德,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6(06)
[8]城市建筑的时间性及其多重作者——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及公园再生策略[J]. 窦平平. 城市建筑. 2016(16)
[9]奎格尔的新著《伟大的记录:恩斯特·柏石曼与中国宗教建筑(1906-1909)》[J]. 陈旭东. 时代建筑. 2016(03)
[10]胡同建筑摄影与当代北京旧城城市形态变迁[J]. 孙昊德,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6(02)
博士论文
[1]寻找现代美国身份: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图像与经验[D]. 李云.清华大学 2016
[2]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天津大学 2015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D]. 安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解读近代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图像记录[D]. 贺美芳.天津大学 2014
[5]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 蔡萌.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
[7]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 钱海平.浙江大学 2011
[8]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 冯令刚.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
[9]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10]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黄立.武汉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南京长江大桥建筑形象的创作与接受研究[D]. 杨悦.南京大学 2017
[2]南京长江大桥红色符号与城市景观记忆研究[D]. 薛梦琪.南京林业大学 2016
[3]民国摄影与中国视觉现代性研究[D]. 郭秋孜.南京大学 2014
[4]立体主义绘画对当代建筑摄影的启示[D]. 陈垦.武汉理工大学 2014
[5]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D]. 谭满枝.复旦大学 2013
[6]北宋界画空间营造与艺术处理方式研究[D]. 莫君远.河南大学 2013
[7]维欧莱—勒—杜克的修复理论研究[D]. 殷俊洁.中央美术学院 2011
[8]梁思成的古建摄影[D]. 张玉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9]建筑摄影的批评性研究[D]. 翟海林.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7790
【文章页数】:3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大会堂纪实性建筑摄影与技术可读性[J]. 孙昊德. 建筑创作. 2017(05)
[2]北京现代纪实性工业建筑摄影初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照相室档案研究1958-1965[J]. 孙昊德. 建筑创作. 2017(04)
[3]永茂建筑公司若干史料拾纂(一):机构之创设及其演替,1949~1952[J]. 刘亦师. 建筑创作. 2017(04)
[4]视觉建构、视觉表征与视觉性——视觉文化三个核心概念的考察[J]. 周宪. 文学评论. 2017(03)
[5]民国上海的摄影现代性追寻[J]. 顾铮. 艺术当代. 2017(03)
[6]大师的彩色照片 彩色摄影的前世今生[J]. 姜纬. 数码摄影. 2017(03)
[7]城市批评视角下的“反乌托邦”建筑摄影浅析[J]. 孙昊德,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6(06)
[8]城市建筑的时间性及其多重作者——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及公园再生策略[J]. 窦平平. 城市建筑. 2016(16)
[9]奎格尔的新著《伟大的记录:恩斯特·柏石曼与中国宗教建筑(1906-1909)》[J]. 陈旭东. 时代建筑. 2016(03)
[10]胡同建筑摄影与当代北京旧城城市形态变迁[J]. 孙昊德,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6(02)
博士论文
[1]寻找现代美国身份: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图像与经验[D]. 李云.清华大学 2016
[2]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天津大学 2015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D]. 安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解读近代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图像记录[D]. 贺美芳.天津大学 2014
[5]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 蔡萌.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
[7]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 钱海平.浙江大学 2011
[8]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 冯令刚.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
[9]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10]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黄立.武汉理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南京长江大桥建筑形象的创作与接受研究[D]. 杨悦.南京大学 2017
[2]南京长江大桥红色符号与城市景观记忆研究[D]. 薛梦琪.南京林业大学 2016
[3]民国摄影与中国视觉现代性研究[D]. 郭秋孜.南京大学 2014
[4]立体主义绘画对当代建筑摄影的启示[D]. 陈垦.武汉理工大学 2014
[5]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D]. 谭满枝.复旦大学 2013
[6]北宋界画空间营造与艺术处理方式研究[D]. 莫君远.河南大学 2013
[7]维欧莱—勒—杜克的修复理论研究[D]. 殷俊洁.中央美术学院 2011
[8]梁思成的古建摄影[D]. 张玉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9]建筑摄影的批评性研究[D]. 翟海林.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7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7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