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5 14:41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已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取得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又将其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落实于具体的区域发展实践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当前,关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不在于理论的缺乏,而是将理论指导转化为实践操作、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转化,例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相结合,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聚焦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推动区域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架起科学和决策之间的桥梁。因此,基于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创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优化研究,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综合、深入的理解,进而走向决策支撑具...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综述
    2.1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2.1.1 关注度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1.2 学科分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
        2.1.3 内容集中于思想梳理和内涵辨析的理论研究
        2.1.4 国外研究集中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学方向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1 生态文明的定义
        2.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主体
        2.3.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2.3.4 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保障
    2.4 国土空间开发的研究进展和综述
        2.4.1 区域规划研究
        2.4.2 空间结构理论
        2.4.3 人地关系理论
        2.4.4 国土空间开发的内涵和研究进展
        2.4.5 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和研究进展
        2.4.6 PRED协调度研究进展
    2.5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启示
        2.5.1 北美五大湖区——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2.5.2 巴西库里蒂巴——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2.5.3 中国福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案例
        2.5.4 启示
    2.6 小结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关联
    3.1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关联
        3.1.1 明确空间主体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1.2 国土空间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表现
        3.1.3 国土空间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3.1.4 人地系统协调是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内核
    3.2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决策关联
        3.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3.2.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3.2.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计算分析与优化
    4.1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分析原则
    4.2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布局现状
        4.2.1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的分布与基础数据整理
        4.2.2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的空间结构计算
    4.3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布局现状
        4.3.1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分布与基础数据整理
        4.3.2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各市州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特征
    4.5 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计算与特征分析
    4.6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优化
        4.6.1 国土空间功能分类的优化
        4.6.2 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分析与优化
    5.1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构建
        5.1.1 二级指标数据的选择
        5.1.2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构建
    5.2 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计算与数据分析
    5.3 各市州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耦合
        5.3.1 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计算
        5.3.2 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分析
    5.4 各市州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耦合
        5.4.1 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计算
        5.4.2 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分析
    5.5 各市州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计算与分析
        5.5.1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
        5.5.2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分析
    5.6 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5.7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优化
第六章 国土空间优化的模式建构与政策建议
    6.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6.1.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
        6.1.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原则
        6.1.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
    6.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基本模式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
        6.2.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步骤
        6.2.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基本模式
    6.3 甘肃省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6.3.1 各市州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6.3.2 甘肃省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 习近平.  奋斗. 2019(03)
[2]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和美丽愿景规划实施的若干问题探讨[J]. 匡文慧.  资源科学. 2019(01)
[3]从区域非均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发展40年[J]. 肖金成,安树伟.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1)
[4]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字型构架与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J]. 陆大道.  宏观经济管理. 2018(11)
[5]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启示[J].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卓祖航,李立敏,胡献政,何燊,陈锦泉.  发展研究. 2018(10)
[6]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J]. 肖金成.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7]以增减挂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J]. 赵得军,王宁杰,曹春艳.  中国土地. 2018(08)
[8]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间”到“三区三线”[J]. 王颖,刘学良,魏旭红,郁海文.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4)
[9]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解析[J]. 盛科荣,樊杰.  经济地理. 2018(05)
[10]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的思考及探讨[J]. 黄建军.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4)

博士论文
[1]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张军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 张子龙.兰州大学 2011
[3]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 朱步楼.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生”空间的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研究[D]. 王珊.长安大学 2018
[2]福建省生态城镇化建设探究[D]. 林微.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湖南省湘江流域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PRED协调发展研究[D]. 秦利光.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D]. 李柱甫.西南交通大学 2008
[5]西部开发中榆林市PRED协调发展研究[D]. 曹飞.西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726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726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