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沿海道路六股河以东线路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辽西沿海道路六股河以东线路的形成
【摘要】:辽宁西部地区的沿海道是连接今天的河北省与辽宁省,沟通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条交通动脉。但是,这条线路并非古今始终如此,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以辽西地区六股河口的绥中县以东的线路变化更是多样。这条线路的形成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与阻碍;二是军事征伐和移民对它的促进作用;三是区域行政中心的演变对它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关键词】: 历史上下同时期 六股河 东线路的形成
【分类号】:K923.1;U412
【正文快照】: 辽宁西部地区的沿海道是连接今天的河北省与辽宁省,沟通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条交通动脉1六股河,源于建昌县谷杖子乡境内,流经建昌、兴城、绥中等市县,于兴城市刘台子满族乡附近注入渤海。长153千米,流域面积3045平方千米。戴均良、刘保全、邹逸麟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忠纯;;辽河平原主干交通线路的历史变迁[J];东北史地;2009年06期
2 肖忠纯;;明清时期辽河平原东部地区河道变迁与沼泽湿地的扩展[J];东北史地;2010年04期
3 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J];考古;1997年10期
4 辛德勇;论宋金以前东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刘翠红;;《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五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杨海帆;;宕昌羌人历史轨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陈新海;;北魏初期的都城——平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3 薛正昌;;须弥山石窟佛教艺术东传与草原丝绸之路[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6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明山;;“七篇大论”的撰著年代及其学术地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9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苗威;;百济前期疆域述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君实;;“东临碣石”的碣石在那里?[J];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03期
2 ;凌源西八间房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年02期
3 陈可畏;;论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与渤海西岸地貌的变迁[J];考古;1979年02期
4 潘桂娥;辽河口演变分析[J];泥沙研究;2005年01期
5 黄盛璋;;碣石考辨[J];文史哲;1979年06期
6 林汀水;;辽河平原的沼泽[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宇,韩义超;解决葫芦岛城市缺水的对策与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03年01期
2 董学刚,张歌群,田廷辉;六股河特大桥施工测量[J];辽宁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3 郭卫民,赵学军,王苁蓉,姚翔;沈山线六股河特大桥设计简介[J];辽宁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4 田连军,王广山,李胜,张献云;六股河特大桥混凝土工程的机械化施工[J];辽宁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5 王永坚,柴文胜,苏明保;六股河特大桥施工控制网的布测[J];山西建筑;2000年04期
6 柴文胜,薛世贵;六股河特大桥桥墩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7 王永坚,薛世贵;六股河特大桥沉井基础冬季施工[J];山西建筑;2000年02期
8 吴学生,亓仲芝;辽宁省葫芦岛市水资源现状分析[J];地下水;2005年01期
9 柴文胜,邢琳;六股河特大桥桥墩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01期
10 李波,毛桂云,李智慧;六股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措施研究[J];吉林水利;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洪伟;滕丽英;;在葫芦岛市进行跨季节人工增雨的可行性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菡;;绥中滨海经济区供水水源的优选[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新群;到柏山原始森林探访小凌河、六股河源头[N];辽宁日报;2009年
2 李万东 本报记者 翟新群;行业协会拉伸建昌农业[N];辽宁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万东;满眼春风上枝头[N];辽宁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万东;青山行将出平湖[N];辽宁日报;2010年
5 崔京华;建一个协会 富一方群众[N];农民日报;2007年
6 翟新群;凤凰涅i肹N];辽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官波 通讯员 刘宪峰;一个精彩的历史转身[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8 崔光辉 乔俊杰 本报记者 王卢莎 侯永锋 丁冬 张继锋 杨东溟 陶阳;救援转移 我们正在行动[N];辽宁日报;2010年
9 记者 翟新群 费灵雨;青山水库主坝工程快速推进[N];辽宁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万东 张艺凡;青山水库工程进展顺利[N];辽宁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恩亨;(?)水问题新考[D];延边大学;2010年
2 孟令明;葫芦岛市青山水库水资源论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王恩康;辽东湾六股河口外海域地貌冲淤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6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4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