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10:54
供给侧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与供给的关系在市场洪流的变化中时刻发生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改革中相互促进。深度理解和把脉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就会发现我国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裂变的农业体系,其核心是生产关系正在发生剧变,脱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告别原有一家一户的单个生产经营主体,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越来越重视抱团取暖闯市场的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利润分配方式,就是对我国当下正在发生天翻地覆转变的农业经营方式的生产力进行深刻解读。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别于市场经济中的其他经济主体,其显著特征就是分红的普惠性以及按交易量返还盈余。既强调了合作社的服务性质,也突出成员与合作社之间的效益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受外部环境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一直存在不规范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越来多,监管需求加大。但是纵观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现状,普遍存在分配乱象,一方面合作社经营者自身不愿意按交易量返还,出资比例较高的股东不愿意将收益被出资比例较低股东占有,“资合”与“人合...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1.2.2 盈余分配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基本概念
2.1.1 合作
2.1.2 合作社
2.1.3 盈余分配
2.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
2.1.5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构成因素
2.1.6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相关理论方法
2.2.1 产权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自治组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概况
3.1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3.2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情况
3.2.1 第一阶段:成立初期的盈余分配
3.2.2 第二阶段:起步时期的盈余分配
3.2.3 第三阶段:大发展时期的盈余分配
3.2.4 第四阶段:发展瓶颈时期的盈余分配
3.2.5 第五阶段:转型时期的盈余分配
3.2.6 各时期盈余分配情况回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的问题
4.1 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4.1.1 制度建设不完善
4.1.2 监管力度不足
4.2 盈余分配方面的问题
4.2.1 盈余返还比例不合理
4.2.2 盈余分配未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4.2.3 盈余权属不规范
4.2.4 盈余分配缺乏长远规划
4.3 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
4.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薪酬分配待解决
4.3.2 新成员加入难以短期产生效益
4.3.3 合作社未按要求建立成员账户
4.3.4 存在建立账外账风险
4.3.5 财政补助资金不量化
4.3.6 公积金管理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行政管理方面的原因分析
5.1.1 政策制定环境不完善
5.1.2 政策内容制定有所脱节
5.1.3 行政管理策略缺乏有效监督
5.1.4 政策宣传不够彻底
5.2 盈余分配方面的原因分析
5.2.1 盈余权属划分不清
5.2.2 盈余返还比例不稳定
5.2.3 盈余分配机制
5.3 会计核算方面的原因分析
5.3.1 合作社成员素质不高
5.3.2 成员入股程序不合理
5.3.3 成员账户设置不规范
5.3.4 合作社经营水平不高
5.3.5 成员利益分配不完善
5.3.6 财务制度建设不积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应对策略
6.1 完善行政监管机制
6.2 提升社会认同程度
6.3 设置股本金投入门槛
6.4 合理设置返还盈余比例
6.5 灵活选择盈余分配方案
6.5.1 设立固定股本投资回报率
6.5.2 设立固定交易额返还比例
6.6 设置报酬激励公积金账户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 朱丁,汪先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3)
[2]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行为探究[J]. 张佳伊,杨丽莎. 经济研究导刊. 2019(04)
[3]盈余分配、契约选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核心成员、普通成员及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J]. 高华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析[J]. 董红,王有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状况探究[J]. 郑丹. 中国农村经济. 2011(04)
[6]合作社收益及其归属新探[J]. 夏冬泓,杨杰. 农业经济问题. 2010(04)
[7]拾遗与补缺: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完善[J]. 吴义周.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制度——兼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J]. 米新丽.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6)
[9]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 卢向虎,吕新业,秦富. 农业经济问题. 2008(01)
[10]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J]. 杨丽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3)
博士论文
[1]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D]. 黄胜忠.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研究[D]. 王义伟.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6600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1.2.2 盈余分配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基本概念
2.1.1 合作
2.1.2 合作社
2.1.3 盈余分配
2.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
2.1.5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构成因素
2.1.6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相关理论方法
2.2.1 产权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自治组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概况
3.1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3.2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情况
3.2.1 第一阶段:成立初期的盈余分配
3.2.2 第二阶段:起步时期的盈余分配
3.2.3 第三阶段:大发展时期的盈余分配
3.2.4 第四阶段:发展瓶颈时期的盈余分配
3.2.5 第五阶段:转型时期的盈余分配
3.2.6 各时期盈余分配情况回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的问题
4.1 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4.1.1 制度建设不完善
4.1.2 监管力度不足
4.2 盈余分配方面的问题
4.2.1 盈余返还比例不合理
4.2.2 盈余分配未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4.2.3 盈余权属不规范
4.2.4 盈余分配缺乏长远规划
4.3 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
4.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薪酬分配待解决
4.3.2 新成员加入难以短期产生效益
4.3.3 合作社未按要求建立成员账户
4.3.4 存在建立账外账风险
4.3.5 财政补助资金不量化
4.3.6 公积金管理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行政管理方面的原因分析
5.1.1 政策制定环境不完善
5.1.2 政策内容制定有所脱节
5.1.3 行政管理策略缺乏有效监督
5.1.4 政策宣传不够彻底
5.2 盈余分配方面的原因分析
5.2.1 盈余权属划分不清
5.2.2 盈余返还比例不稳定
5.2.3 盈余分配机制
5.3 会计核算方面的原因分析
5.3.1 合作社成员素质不高
5.3.2 成员入股程序不合理
5.3.3 成员账户设置不规范
5.3.4 合作社经营水平不高
5.3.5 成员利益分配不完善
5.3.6 财务制度建设不积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应对策略
6.1 完善行政监管机制
6.2 提升社会认同程度
6.3 设置股本金投入门槛
6.4 合理设置返还盈余比例
6.5 灵活选择盈余分配方案
6.5.1 设立固定股本投资回报率
6.5.2 设立固定交易额返还比例
6.6 设置报酬激励公积金账户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 朱丁,汪先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3)
[2]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行为探究[J]. 张佳伊,杨丽莎. 经济研究导刊. 2019(04)
[3]盈余分配、契约选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核心成员、普通成员及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J]. 高华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析[J]. 董红,王有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状况探究[J]. 郑丹. 中国农村经济. 2011(04)
[6]合作社收益及其归属新探[J]. 夏冬泓,杨杰. 农业经济问题. 2010(04)
[7]拾遗与补缺: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完善[J]. 吴义周.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制度——兼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J]. 米新丽.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6)
[9]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 卢向虎,吕新业,秦富. 农业经济问题. 2008(01)
[10]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J]. 杨丽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3)
博士论文
[1]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D]. 黄胜忠.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研究[D]. 王义伟.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6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6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