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精准扶贫背景下五原县农村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1 21:18
  扶贫事业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从早期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到造血式开发扶贫,从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从区域扶贫到全面扶贫,从相对脱贫到全面小康,是我们的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新篇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贫困地区脱贫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11月,习近平在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不是一个静态过程,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致贫方式。今年,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很多贫困县和贫困村已经脱贫摘帽,仍然面临着扶贫成果能否长效巩固的问题,一些地区贫困户脱贫后返贫的现象不断出现,说明我们的脱贫基石还不够牢固,我国扶贫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防止返贫将是我国减贫事业的一项长期工程,任重而道远。论文选取五原县作为研究对象,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耕地面积230万亩,县域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共有8镇1乡1农场,五原县2014年以来,全县共识别...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概况
            (1)关于贫困的内涵与成因的梳理
            (2)关于反贫困对策
        2.国内研究概况
            (1)关于贫困的研究
            (2)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
            (3)关于扶贫长效机制的研究
        3.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调研法
        3.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条件
        2.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1.精准扶贫
        2.扶贫长效机制
    (二)理论依据
        1.反贫困理论
        2.新公共管理理论
        3.参与式扶贫理论
二、五原县精准扶贫攻坚阶段现状及举措
    (一)五原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分析
        1.五原县基本情况概况
        2.五原县农业产业分析
        3.五原县精准扶贫攻坚阶段的工作举措
            (1)以五原县隆兴昌镇产业园引领促扶贫为例
            (2)以五原县天吉泰镇乡村旅游促扶贫为例
            (3)以五原县新公中镇农企合作促扶贫为例
三、五原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五原县精准扶贫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
        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存在问题
        1.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的动力
        2.贫困户识别不够精准
        3.脱贫后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4.帮扶措施与贫困户需求脱节
        5.精准扶贫的直接参与者没有自主权
    (三)原因分析
        1.扶志与扶智结合不够
        2.精准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过于单一
        3.贫困户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4.扶贫措施缺乏针对性
        5.贫困户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四、五原县构建农村扶贫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精神扶贫长效机制
        1.加强宣传教育坚定脱贫信心
        2.发挥贫困群众参与主体作用
        3.树立先进典型增强脱贫信心
    (二)完善扶贫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精准识别动态调试管理机制
        2.提升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完善资金管理长效机制
        4.建立部门协作联动管理机制
    (三)建立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1.强化综合保障机制兜住脱贫底线
        2.强化产业扶贫提升发展能力
        3.创新就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4.稳定基本医疗政策
五、结语
六.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033869.html

上一篇:湖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