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中国城乡贫困变动:2004—2012

发布时间:2018-01-23 04:49

  本文关键词: 贫困指数 贫困分解 CGSS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根据家庭人均年收入2 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线和"1天1.5美元"的亚洲贫困标准线,使用FGT指数和脱贫时间两种贫困指数评估了我国城乡贫困整体变动趋势,并从城乡和地区、个体和家庭特征层面分解贫困人口构成;也考察了贫困变动的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最后定量地分析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根据两种贫困标准线,两种贫困指数测度结果一致反映我国贫困人口规模显著减少;按国家贫困标准线,我国城乡贫困发生率下降了8.8%,但到2012年的依然高达8.6%,农村贫困人口平均脱贫时间为5.4年,而相对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不同地区的贫困变动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贫困发生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1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现象都还较为严重;东部地区的减贫效应十分明显,但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长的脱贫效应较为显著,但增长的亲贫性有待提高;城乡、地区和贫困人口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并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外出非农工作经历、性别差异和教育程度是影响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建议反贫政策应瞄准西部地区的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较低、家庭规模较大的农村居民,尤其是女性户主家庭,也应加强养老保险、社会帮扶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性扶贫政策体系;中部地区可以借助邻近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体系;同时,也可将扶贫标准线提高为每人"1天1.5美元"的亚洲贫困线。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from 2004 to 2012,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poverty standard line of 2,300 yuan per household per year and the Asian poverty standard line of "US $1.50 a day". Using FGT index and poverty eradication time index,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overall change trend of urban and rural poverty in China, and decompos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oor popul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gions, individual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The growth effec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poverty change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according to the two kinds of poverty standard line, the two kinds of poverty index measure results reflect that the scale of the poor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overty standard line, the incidence of urban and rural poverty in China has decreased by 8.8 percent, but by 2012, the poverty rate is still as high as 8.6 percent. The average time for rural poor people to get out of poverty is 5.4 years. The incidence of relative poverty has increase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s of poverty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is still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3.41 percentage points and 0.22 percentage points. The intensity and depth of poverty are still serious;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very obvious, but the problem of widening the internal income gap of the poor population is more prominent, and the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more obvious, but the pro-poverty nature of the growth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s and the poor population has gradually widened, and has become a serious obstacle to anti-poverty. The experience of non-farm work, gender difference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income growth.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anti-poverty policy should aim at the lowe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strengthen the old-age insurance for rural residents with large families, especially female-headed households. Social support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form a social security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system with emphasis on improving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central region can carry out the policy system of "development-orien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undertak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with the help of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adjacent eastern region. The poverty line could also be raised to $1.50 a day per person in Asia.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测度与反贫困政策研究”(批准号:11BJL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批准号:09AZD047)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批准号:KYZZ160100)
【分类号】:F323.8
【正文快照】: 准确评估贫困变动对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十分重要[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贫困发生率一个细小的低估都将使得大量的城乡居民误归为非贫困群体,最终影响扶贫政策的制定及其效果评估[2]。另一方面,研究贫困状况变动的深层次原因,综合判断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家庭特征等问题,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涌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卫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消费需求受阻的表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F.H.G.费雷拉;风暴之后的风平浪静:智利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4 任玉岭;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J];经济界;2001年03期

5 周振华;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J];改革;2002年03期

6 周小林;我国入世后收入分配的思考对[J];四川财政;2002年09期

7 李一鸣,李福信;解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J];统计与决策;2002年09期

8 孙园;我国收入分配若干现状分析[J];福建税务;2002年11期

9 毛雁;政府在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10 沈立人;意在开拓 呼唤共进——读《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理论创新》[J];学海;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国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武学民;;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业圳;;收入分配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阮宜胜;;论财政调节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邹东涛;;收入分配与贫富和谐的冷思考[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孙祖芳;;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吴彩虹;;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若愚;;收入分配制度的国际比较——激励理论与实践考察的一种思路[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广汉;;论收入分配的模式与调整[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唐绍欣;;中国脑体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及其特征[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谷亚光;各国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李闻;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鞍山日报 ;2007年

4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光明日报;2007年

5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情绪与收入分配[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詹小洪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经济学家茶座》特邀执行主编;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再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林晓;收入分配方案“八年抗战”[N];华夏时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收入分配制度断想[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记者 朱磊;建立收入分配法律体系[N];法制日报;2012年

10 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收入分配,治标与治本[N];广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国丽;中美第三次收入分配透明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玲;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及国际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林秀珍(LIN Hsiu-cheng);基于收入分配视阈的居住正义国际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变迁[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祝洪娇;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贾冰;政府稳定偏好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秋霞;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2 汪芳;初次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陈振;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及对策[D];湘潭大学;2011年

4 高凤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关搏;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影响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陈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政府责任问题[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7 薛叔同;基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8 周彬;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及其发展与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怀文娟;个税再分配效应的测量及对城镇居民的调节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范俊楠;收入分配差距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6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56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