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视域下的“城中村”隔离问题
本文关键词: 城中村 居住空间 社会空间 隔离 融合 出处:《学术研究》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社会空间理论出发去研究、解释和反思城中村的发展变化和城乡关系的变迁,是城中村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范式。从居住空间的隔离来看,城中村不断被挤占和侵蚀,导致其日益成为更加封闭、排斥、区隔的空间实体,形成"屋以类聚"的居住格局;从社会空间的隔离来看,这种隔离表现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等各个方面,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拉大,形成了"人以群分"的社会分层结构。本文试图从空间层面上提出实现社会融合的路径和措施,包括集中居住模式和多元混居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间的社会融合。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空间生产也是重构一个平等的社会空间的路径之一。
[Abstract]:It is a new perspective and paradigm to study, explain and refle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vill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solation of living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space. The village in the city is constantly occupied and eroded, which leads it to become a more closed, exclusive, separated space entity, forming a "house to cluster" living pattern; From the separation of social space, this segregation is reflected in employment, housing, health care,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s, social security, as well as ideology, social identity and other aspects. As a result, the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ocial strata is widening, forming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of "people in groups".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and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from the spatial level. Including centralized living mode and multiple mixed mode, the two models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t it can promot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urban resi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space produ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tself is one of the ways to reconstruct an equal social spa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及其治理研究”(14DFXJ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82
【正文快照】: 一、研究的缘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4年的54.77%,城镇常住人口则从1.7亿人增加到近7.5亿人。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来自然分散的、熟人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的村落共同体在快速消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文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巧艳;;对城市住区高密度发展分布规律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2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张景秋;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景秋,蔡晶;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发展阶段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叶立梅;北京经济活动区位演变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7 吴国玺;刘金锤;何富忠;;城市空间演化与中原城市群地域组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8 祝昊冉;冯健;;北京城市公园的等级结构及其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9 许晓霞;柴彦威;颜亚宁;;郊区巨型社区的活动空间——基于北京市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10 韩增林;郭建科;仉培宏;;沈阳城市空间优化与管治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红娜;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重基;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办公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金敬;石油资源开发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成本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世超;产业政策空间绩效视角下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雅青;城市空间经济绩效评估与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引超;城市中心区商业广场的空间价值[D];湖南大学;2010年
6 邵占鹏;“同质—异质”的二元困境:失独父母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晶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8 刘学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市民身份认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9 宋芮;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市民化困境及其对策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刘慧;我国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邢占军;黄立清;;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佟丽华;;农村困境的法治出路[J];w,
本文编号:1472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7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