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体面劳动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异探讨
本文选题:体面劳动 切入点:熵值法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3期
【摘要】:基于国际体面劳动的目标,从就业、权利、社会保障、社会对话4个维度构建了体面劳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测度2012年中国大陆省际尺度上体面劳动水平。借助SPSS系统聚类法将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体面劳动水平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个类型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体面劳动水平呈现出东北和东部地区水平高、西部地区水平低、中部地区水平居中的空间分异格局。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断定经济发展与体面劳动水平的空间分异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goal of international decent work,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ecent work level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mployment, rights,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dialogue, and the index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the improved entropy method.Measure the level of decent labor on the interprovincial scale of mainland China in 2012.The decent work level of 31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mainland China is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by SPSS cluster method: high level, high level, medium level, low level and low lev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decent labor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s high in the northeast and east, low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central region.By means of un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t is preliminarily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decent labor level.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630161) 江苏师范大学科研创新项目(2013YYB097)
【分类号】:F2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兆文;;GDP对体面劳动生产性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2 陈明星;陆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3 李创新;马耀峰;张颖;魏颖;;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4 王缉慈;李鹏飞;陈平;;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5 丁越兰;周莉;;我国省域体面劳动水平测量及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7 黄维德;柯迪;;各国体面劳动水平测量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8 宋鸿;刘伟;毛冠凤;;体面劳动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2013年11期
9 李小波;;我国体面劳动指标探析[J];前沿;2010年03期
10 宋国学;;中国社会体面工作的衡量指标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玉艳;葛兆帅;蒲英磊;刘光启;;基于熵值法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才春红;王健;;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3 张鹏;丘萍;;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4 赵德义;高晓巍;周耀光;;基于熵值法的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5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6 曹允庚;贾凤梅;;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区际格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7 陈雷;周敬宣;李湘梅;;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城市生态水平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8 杨晓军;;丹江口库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9 谭婧;陶小马;陈旭;;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精明增长”综合测度——以长江三角洲16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10 曹兆文;;体面劳动基本理念与衡量指标的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华萍;;一种指标合成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县域信息化测评中的应用[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晖;;近5年国内高等师范院校档案学研究论文定量分析[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3 卢丽文;王毅;;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成志芬;张宝秀;;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和“地方性”视角[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江勇;李王鸣;柴舟跃;;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关联关系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6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刘传明;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成忠;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辉;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机制与能力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敏;就地城镇化视角下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辉;体面劳动和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D];东华大学;2011年
4 张熙鹏;新农村规划中的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福涛;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薄艳;生态和知识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剑;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任祥源;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健;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变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刘勇;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东辉,窦贻俭;仪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1期
2 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谌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3 曹兆文;;GDP对体面劳动生产性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4 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人才;2007年15期
5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宁启蒙;;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6 刘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7 陈明星;叶超;付承伟;;我国城市化水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8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年10期
9 吕红;金喜在;;实现“体面劳动”的意义及制度性障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郑海霞,秦耀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立华;丛艳国;李志刚;闫小培;;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702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70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