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作为社会治理的社会政策实施:技术理性与政治实践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8-04-14 14:33

  本文选题:社会治理 + 社会政策实施 ; 参考:《江海学刊》2015年04期


【摘要】:社会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短期与长期措施,它既具有修复性,也具有发展性,前者促成了社会系统功能与秩序的恢复,而后者则可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制定与落实社会政策的力度,围绕建设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服务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从理论上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制度设计、行动逻辑及限制,重点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理解有效的社会政策实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第二,社会政策实施中的技术理性与政策实践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第三,探讨在当前深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强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制度创新以及社会组织发展和政策落实的实践机制。
[Abstract]:Social policy is a short-term and long-term measure made by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specific social problems. It has both repair and development. The former contributes to the restoration of social system function and order, while the latter may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tensified its efforts to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social policies. It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oretically the system design, action logic and limit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ollowing problems need to be discussed: first, to understand that effective soci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social governance; second,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policy practi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policie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social governance.The local government strengthens the main system innovation of soci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actical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露明;;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世伟;张淑丽;;对景德镇市和谐社会创业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政策支持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岳经纶;;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4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5 岳经纶;;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身份本位到需求本位[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甘露明;;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建光;朱莉玲;;志愿服务与社会政策的演变——以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的研究[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8 陈新民;郭春宁;;略论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楚成亚;;公民权视角下的农村社会政策[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钧;社会政策学科前沿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余南平;调节收入分配需要有力的社会政策[N];解放日报;2006年

3 关信平 (作者系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我们正在走进一个“社会政策的时代”[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王凤鸣邋谢有光;社会政策是“生产性要素”[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团;社会政策也是一种生产力[N];绵阳日报;2009年

6 南开大学 关信平;新时期我国应该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原正军 刘蔚玮;我国进入社会政策时代[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田新元 特邀嘉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丁元竹;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丁元竹;全面小康离不开社会政策[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杨团;资产社会政策——社会政策范式的一场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立伟;社会政策与欧洲一体化[D];山东大学;2010年

2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3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树昌;中亚五国和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徐恒秋;社会转型:欧洲的经验和我国面对的挑战[D];山东大学;2007年

6 盛志宏;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韩丽丽;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又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政策转型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岚;社会政策的正当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田德文;论欧洲联盟的社会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汪强;中国宪法中社会政策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蔡霞;论我国社会政策中的政府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想;资产社会政策的实现条件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滕红燕;社会政策的经济效应[D];浙江大学;2012年

9 史海涛;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鑫;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社会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9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749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