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来沈农民工住房保障为例
本文选题:进城农民工 + 住房保障 ; 参考:《当代经济》2016年14期
【摘要】: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自身的基本生存条件——住房却成为问题。如何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应当成为流动人口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完善进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出发,以农民工住房保障为主题,利用对来沈农民工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资料,讨论农民工住房及住房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探寻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可行思路与策略。其要点是以农民工家庭为单位纳入到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标准,允许农民工加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贷款,多渠道建设农民工公寓。
[Abstract]:As the main body of floating population,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but their basic living conditions-housing has become a problem. How to provide housing security for migrant workers should become a focu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research. Starting from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taking the housing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as the theme,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Sheny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ousing and housing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influence, and explores the feasible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housing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The main points are that migrant workers' famili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cope of urban housing security, the standard of migrant workers' housing secur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migrant work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join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and housing loans, and multi-channel apartments should be built for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沈阳城市学院;
【分类号】:F299.23;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党国英;;鼓励农民进城购房需要配套政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06期
2 许庆明;;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J];城市;2007年06期
3 冯维波;;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中村”现象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刘纯彬;农民工需要解决的10个突出问题[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5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铭;;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来沈农民工住房保障为例[J];当代经济;2016年14期
2 俞林伟;;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3 彭慧;毕宇珠;苟天来;;大城市居民家庭居住特征及结构性问题分析——以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04期
4 朱荟;苏杨;;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分析——政治现实还是社会剥夺?[J];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04期
5 王瑜;仝志辉;;中国户籍制度及改革现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徐小任;徐勇;;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7 王绍琛;周飞舟;;打工家庭与城镇化——一项内蒙古赤峰市的实地研究[J];学术研究;2016年01期
8 杨菊华;朱格;;心仪而行离: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居住隔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9 李文武;;青年的居住问题:城市特殊区域特殊群体的安居——来自兰州市安宁区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10 陈宏胜;刘晔;李志刚;;大城市保障房社区居住意愿研究要对广州的实证[J];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2 邓伟秀;城市政府的农民工管理亟待变革[J];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3 刘颖;城市贫困群体住房保障政策的经济效应论证[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5期
4 刘光宇;论中国快速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住宅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5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6 谭术魁,彭艳丽;我国城市民工住房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中国房地产;2003年09期
7 谈明洪,吕昌河;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8 张孔见;“城中村”大透视[J];城乡建设;2001年06期
9 杨帆,阎小培;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居住状况分析[J];城市问题;2000年04期
10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社会学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守君;“人均居住面积”质疑[J];中国房地产;1994年06期
2 韩青;我国人均居住面积 浙江最高[J];广西物价;1997年06期
3 杨慎;“人均居住面积”算法不科学[J];中国房地信息;2003年05期
4 ;铅山县人均居住面积超小康[J];中国房地信息;1994年11期
5 ;市区人均居住面积是如何计算的?[J];上海统计;1996年05期
6 ;深圳人均居住面积领先全国[J];全国建设市场信息;1997年27期
7 周国华,唐承丽;长沙市人均居住面积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8 ;热评[J];现代装饰;2013年09期
9 欧阳自福;;对实现小康居住水平的思考[J];住宅科技;1991年10期
10 阿根;;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增加到10多平方米[J];城市规划通讯;199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去年增二成 住房建设将创历史最好水平[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贸促会驻意大利代表处;意大利人均居住面积37平米[N];中国贸易报;2004年
2 彭玲邋记者 海涛;安宁人均居住面积翻5番[N];昆明日报;2008年
3 陈冀 魏绍琼;广州人均居住面积五年增长四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张伟;鞍山人均居住面积超10平[N];鞍山日报;2005年
5 张小平;何必限定出租住房人均居住面积[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乐;地方政府筹谋刷新人均居住面积[N];中国经营报;2008年
7 实习生 杨济津 通讯员 林柱 卢慧明;新政策实施符合国情 人均居住面积需控制[N];广东建设报;2006年
8 中国楼市记者 王红月 孙艳梅;中房协会长杨慎披露原由“人均居住面积”算法不科学[N];中国建设报;2001年
9 记者 王蔚;人均居住面积:15.5m~(2)[N];文汇报;2006年
10 记者 贺恩建;我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达33.83平方米[N];拉萨晚报;2010年
,本文编号:1936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93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