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7 17:52
【摘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农民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否在城市稳定地参加工作并实现市民化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可以为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创造新的条件。本论文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置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重新定义了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的内涵和市民化的标准;依据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调查数据,剖析了当前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和实现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最后结合国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验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若干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本文分为四个章节,重点内容如下: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的相关理论。主要从农民工概念、新型城镇化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理论、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历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说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本章概括了当前形势下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有利条件;根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和笔者对部分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数据,总结出了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实现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第三章,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外经验及启示。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英国和美国在城市化阶段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措施;其次分析借鉴了两者的共性经验。第四章,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建议。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心,主要依据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状况和制约因素,并结合当前党和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策要求,从中小城镇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法律法规制定、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自我融入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with "people" as the core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can also create new conditions for migrant workers to realize citizenization.This paper puts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study, expounds the mutual promo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re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city of migrant workers under new-type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ir citizenizati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apter one,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new urbanization, peasant workers and their citizenization are mainly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ncept of peasant workers, the theory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theory of peas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as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in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conditions,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eas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reig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agriculture a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his chapter first introduc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e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migr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arty and government policy requir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from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Town construction,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vocationa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formu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st sharing of citizenization, self-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expounded in seven a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2 陈强;庄国良;江建国;;建设文化生态名城——抚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3 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康桂芬;刘娟;;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选择[J];领导之友;2012年03期

5 王伟;;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实事求是;2012年02期

6 李明;;走具有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J];江淮;2012年06期

7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8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9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王喜成;;以战略思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学习论坛;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澄;陈锦富;;重构制度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湖北省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慧;刘山;;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重构[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丁少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难点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泽;;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志;;解读新型城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8 ;第四十五期 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汤文华;;强化创新驱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10 陆晶晶;;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军 记者 廖琴;共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华北;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辉 实习生 于茜茜;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欲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王纪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效示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胡敏华 吴瑕 记者 范嘉欣;昌南组团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第二批项目开工[N];南昌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沈雯;湖北提出新型城镇化目标[N];农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岩;张通与网友在线聊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抓扩容 促提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张永斌 鲁迎春;州住建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年工作[N];团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升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统筹与配置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李新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D];华侨大学;2015年

5 孙彬;天津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策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曹丽;我国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7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天帅;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徐国平;低碳发展视阈下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07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207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