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农民工非农就业净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基于47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

发布时间:2018-09-09 10:23
【摘要】: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我国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就业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在江苏省南京市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大量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其就业、收入福利、劳动强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将劳动强度纳入劳动净收益的考察范畴,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SL)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就业净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南京市就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略低于城镇职工,同时面临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差等问题。但从农民工的自身特质角度出发,这有可能是其在家庭决策背景和有限经济收入下提高当期收入水平目的下无奈的理性选择。实证结果表明,考虑到劳动成本,农民工就业收益更加不理想。女性农民工比男性就业状况更差;就业经验的积累不能带来就业状况的改善;农民工整体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尚未达到能够显著改善就业状况的水平;劳动技能落后,常不适应用工需求,对就业状况无突出帮助;不同行业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但劳动时间存在差异;农民工就业的单位性质显著影响收入,但对劳动时间无明显影响。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China ha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they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in urban employment.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on migrant workers employed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we can find out their employment, income and welfare, labor intensity, social security and so on. The labor intensity is brought into the category of net income of labor,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ated factors on the net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is analyzed by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PS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ome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employed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work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face the problems of long working hours and poor social security.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t may be a rational choice for migrant workers to improve their current income lev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mily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limited economic incom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 labor cost, the employment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is even less ideal.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s worse than that of men; the accumulation of employment experience can not bring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is generally low and has not reached the level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labor skills are backward. Often do not adapt to the demand for employment, there is no outstanding help to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income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s not different,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working hours; the unit nature of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income, but has no obvious impact on the working hours.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5CJJJ22)
【分类号】:F249.2;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奋勤;高洁;;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2 王春花;张敬华;王国华;;对影响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几个因素的思考——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03期

3 王文剑;;我国工业化战略对非农就业向城镇转移的影响——基于1952年~2004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6期

4 周经娟;吕计跃;;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余吉祥;;中国省际非农就业机会差距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23期

6 董金秋;;推动与促进:家庭资本对青年农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探析[J];青年研究;2011年01期

7 周波;陈昭玖;;农内因素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8 余吉祥;储凤玲;陈继东;;中国非农就业机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4期

9 林绍珍;徐淑慧;陈淼淋;尤燕霞;;基于非农就业视角的农民工农地退出意愿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10 刘妍;脱继强;;江苏省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林善浪;林玉妹;樊涛;;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实证调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晓宇;何疆;;云南特色城镇化中的非农就业影响因素[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解永庆;缪杨兵;;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选择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4 肖莹光;;城镇化、非农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北省及其沿海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谢沁;;区域视角下城镇化进程与非农就业的相关性研究——以上海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慧珏 (纽约);失业率7.2% 美国9月非农就业低于预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记者 黄粉扣;上半年沪郊新增非农就业4.5万人[N];东方城乡报;2006年

3 李蕾;市郊创新思路解决非农就业[N];解放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朱周良;美非农就业四年来首次下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王明伟 特约记者 李元;扶贫培训助700贫困农民非农就业[N];自贡日报;2010年

6 早报记者 陈月石 彭玮;9月非农就业数据远低预期黄金飙涨美元直线下跌[N];东方早报;2013年

7 邱石;“市场静待非农就业指数”背后的意义[N];金融时报;2010年

8 周云波;农村非农就业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N];天津日报;2007年

9 陈忠权;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2万个[N];天津日报;2007年

10 苏文;就业市场失守 美元何处是底?[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维奇;城乡非农就业结构、人口转移方式与城镇化水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绍友;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及其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圆圆;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夏超;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有权;城市化进程中武威市农民非农就业与实现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付慧娟;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刘彤;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农村蒙族女性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韩梦瑶;中国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陈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农村妇女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亚平;农村居民非农就业与受教育水平的关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9 徐金斌;江苏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王春峰;上海郊区农民非农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2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232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