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多维贫困及致贫机理研究——以甘肃省840份农户为例
[Abstract]:Poverty is a phenomenon in which human viability is exploited in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income or consumption, education, employment, health care, social security,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etc.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reflects the incidence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nd the exploitation intensity of poor population or famil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method developed by Alkire and Foeter, and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and 13 villages in Gansu Province a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of some peasant households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measures and decomposes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status of farmers in poor areas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income, education, health,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of 1-5 dimensions is 28.821.7% and 16.3%, respectively, and the "basic feasible capacity" of households in Gansu Province is seriously exploited,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s high, the depth of poverty and the intensity of poverty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provinces or regions. The mechanism of poverty caused by farmers' poverty in Gansu province is analyzed from the dimension of poverty: "ability poverty" caused by insufficient education level leads families to fall into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nd low income equilibrium level.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come and heal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mension of poverty,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come and heal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mension of poverty. In particular, the main labor force disability or suffering from major diseases lead families into a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In the futur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should be aimed a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over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light of "ability poverty" suffered by farmer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路;;农户多维度贫困测量——以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2 王艳慧;钱乐毅;段福洲;;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12期
3 袁媛;王仰麟;马晶;魏海;彭建;;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4 刘小鹏;苏胜亮;王亚娟;黄越;赵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5 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J];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6 石智雷;邹蔚然;;库区农户的多维贫困及致贫机理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6期
7 李飞;唐丽霞;于乐荣;;走出多维贫困研究的“内卷化”与“学徒陷阱”——文献述评的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刘伟;黎洁;;西部山区农户多维贫困测量——基于陕西安康市1404份问卷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4年05期
9 胡鞍钢;诸丹丹;童旭光;;省级多维减贫经验:以青海省为例[J];攀登;2010年04期
10 高艳云;;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J];统计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7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陈平;;安徽省农民进城务工对“三农”建设的推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张树全;;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占斌;;关于改革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胡道玖;;可行能力视野下的公共财政制度[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斌;;保险与经济发展:新发展视角[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10 宋天和;洪伟达;;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宋委倩;诸城市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凯;北京市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王乐;蔡运龙;;基于SOFM网络的中国耕地压力综合分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周万村;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3 尚卫平;姚智谋;;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4 李佳路;;农户多维度贫困测量——以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5 杨国涛;;地理区位、农户特征与贫困分布——基于西海固720个农户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2期
6 李石新;奉湘梅;郭丹;;经济增长的贫困变动效应: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刘晓霞;周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8 黎洁;邰秀军;;西部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分层模型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9 曾永明;张果;;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区域农村贫困空间模拟分析——一种区域贫困程度测度新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10 许月卿;李双成;蔡运龙;;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246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24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