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推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degre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ocial security fun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on the delayed retirement policy.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from the policy of delaying retirement age itself, the government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time lag problem, And the different judgments of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on the delayed retirement policy are analyzed whether it is feasible to introduce the delayed retirement age policy in the short ter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olicy of delaying retirement age is not an urgent problem for the reform of Chinese pension insurance, and the policy of delaying retirement age is not conducive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airness in the current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propose a policy to delay retirement.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熠;;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收支余额:作用机制及政策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2 刘明辉;;对退休年龄改革方案的性别检视[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5期
3 吴建森;曹超轶;;延迟退休与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影响的初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丁建臣;汪慧;;老龄化背景下中外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评论;2013年01期
5 刘万;;延迟退休一定有损退休利益吗?——基于对城镇职工不同退休年龄养老金财富的考察[J];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6 曾燕;郭延峰;张玲;;基于长寿风险与OLG模型的延迟退休决策[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年04期
7 史柏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8 原新;万能;;缓解老龄化压力,推迟退休有效吗?[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9 柳清瑞;金刚;;人口红利转变、老龄化与提高退休年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10 曲双石;;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退休年龄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辉;刘斌;;新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高庆波;;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阳义南;;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4 杨艳;危珊珊;;老龄化与男女同龄退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崔世良;代群;赵飞;;“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6 贾洪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分析[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7 刘渝琳,陈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的几何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0期
8 王丽梅;;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潘孝珍;;概念、过程与成本:社会保障资金运行问题的文献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12年02期
10 刘渝琳,蒲勇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组合模式构造[J];当代财经;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永萍;唐斌尧;;妇女与经济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陈妍;;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长期平衡分析——以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3 杜本峰;王文龙;;中国人力资源的利用与效率[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刘苓玲;徐雷;;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下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可持续性研究[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冷舜安;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姜丽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谭岚;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章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贾洪波;中国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黄晓;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责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雨明;中国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艳;中国社会养老保险隐性负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树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苏映宇;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园丽;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国有企业缴费负担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梁馨月;我国女性实行弹性退休制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淇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伟;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黎汝静;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平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建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和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2 饶茜,江文昶,姜宇;提高我国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的相关研究——财务平衡下对缴费率影响的定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3 田永坡;郑磊;曹永峰;;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4 钟仁耀;徐铁诚;;城镇新旧养老保险模式中养老金水平比较研究——以2005年资料为依据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5 张熠;;现收现付公共养老金计划收支平衡条件研究——非稳态条件下收入关联制与均等受益制的模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6 胡仕强;许谨良;;长寿风险、养老金体制与资本积累[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7 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年01期
8 孙佳佳;吴铮;;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陈卫民,李莹;退休年龄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10 退休年龄问题研究课题组;刘伯红;郭砾;郝蕊;;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项凤华;[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军;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宏观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玄;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探析与前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勇;;延迟退休怎样更合理[J];人力资源;2012年07期
2 青岚;;延迟退休年龄与国家能力成长[J];时代金融;2012年22期
3 毛海洋;;延迟退休 谁在说[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4 应宜逊;;“延迟退休年龄”要从实际国情出发[J];浙江经济;2012年16期
5 雷辉;朱洪兴;;我国延迟退休的效应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孙明燕;刘炜琳;;对延迟退休的抉择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保定市的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4期
7 盛帅;张亦凡;;延迟退休年龄必要性分析与对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8 蔡秀丽;;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讨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5期
9 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10 文子;程老湿;;延迟退休,借口再多也是毁约[J];人物;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2 赵耀辉;;老龄化、退休与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劲;“延迟退休”引出三大敏感话题[N];工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丰;延迟退休为企业留住人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记者 李栋 陆建銮 杨进;广州暂不考虑延迟退休年龄[N];广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罗源源;“延迟退休”传言激起千层浪[N];昆明日报;2010年
5 傅淞巍;慎提延迟退休[N];辽宁日报;2010年
6 张传发;赞成“柔性延迟退休”的“四大理由”[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潘晟;“延迟退休”治不了“养老”的病[N];上海金融报;2011年
8 吴学安;延迟退休不可操之过急[N];工人日报;2010年
9 吴闻;实行弹性延迟退休年龄,可扬长避短[N];检察日报;2012年
10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本报编辑 苗苗;延迟退休是必然吗?[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谢长安;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与就业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3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厉彦青;我国延迟退休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张晓天;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6 崔楠;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于海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于晨;区分受教育程度的延迟退休年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涂琛;论延迟退休年龄的效应及政策取向[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5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1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