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社会保障制度的幸福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10 14:22
【摘要】:本文采用CGSS(2010)大样本微观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显示社会保障显著增加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且通过分项分析和分群体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都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医疗保险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高于养老保险;此外,社会保障对中西部地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东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大于城市,对低收入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大于高收入群体。研究结论将对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方向的社会保障体制改进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this paper, CGSS (2010) large sample microcosmic data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Ordered Probit mode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ocial secur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esidents. And through sub-analysis and sub-group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medical insurance and old-age insuranc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but the impact of medical insurance on well-be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n old-age insuranc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ecurity on the well-being of resident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the impact on th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impact on the well-being of low-income resident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high-income groups. The conclusion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direction of promoting the well-being of the resident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D6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亓寿伟;周少甫;;收入、健康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2 李晶;;社会保障水平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08期

3 陈刚;李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4 牧丹;;社会保障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对我国老年人的调查研究[J];赤子(中旬);2013年07期

5 郭凯明;龚六堂;;社会保障、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6 崔东艳;;以提升幸福感为导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学理论;2011年15期

7 陈刚;;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以居民幸福感为度量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丽平;;农村低保政策实施中的困境与出路——以安徽省池州市九华乡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贾淑品;;皖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3 徐世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德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4 孔倩文;;关于完善内蒙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5 杨永锋;;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6 杨山鸽;;试论北京市低保资格审核的规范化[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胡微微;;中国失业保险筹资体系缺陷与完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岑敏华;郭颂平;;职业病风险与雇主责任保险的风险管控[J];保险研究;2008年09期

9 岳宗福;;社会保障范式与形式论纲[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汤剑波;;论现代社会保障的价值维度[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武权;;解决贵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3 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5 廖洪;;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环境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腊梅;赵栋昌;;对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雷晓康;宋蓉;孙殿君;;陕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陈治东;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5 沈苏燕;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海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江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鲁元平;中国“幸福—收入之谜”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周传蛟;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祁新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悦晖;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侯\~;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沈睿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瑞叶;揭阳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管理效能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英敏;我国当前失业保险制度与再就业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郭林青;城镇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倪正刚;吴江市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及转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贾建林;国家公务员住房分配货币化有关政策及推进方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2 段启华;;我国现行福利体系利弊评说[J];财经政法资讯;2001年04期

3 高霖宇;;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7期

4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5 陆铭;王亦琳;潘慧;杨真真;;政府干预与企业家满意度——以广西柳州为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6 罗利娟;;国民幸福指数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7 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8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9 陈刚;李树;;中国的腐败、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J];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10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柳德才 王小明(作者单位:武大经管学院、复旦经济学院);[N];长江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将改变筹资方式[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17期

2 陈少晖;清偿隐性负债: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的首要前提[J];理论与改革;2001年02期

3 张郧;养老保险社会化应依托社区建设与服务[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4 邵芬,杜爱萍;中德养老保险制度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5 王立国;关于建立流动人才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关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出台补充规定[J];支部建设;2003年04期

7 陈喜强;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与管理效率——基于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3年11期

8 阎顺英;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对策[J];理论探索;2003年S1期

9 李达业;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重要意义[J];青海学刊;2003年04期

10 高翔,曲军;私企员工也须“养老”[J];当代经济;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侯文若;;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4 高明;;《自由译者之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新;;辽宁优秀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林子利;;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和管理[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丁忠云;王云昌;;养老保险基金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学军;努力构建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N];朔州日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 李芹;养老保险基金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姚志伟;养老保险扩面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04年

4 ;新的《养老保险条例》新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龚光敏;养老保险保障安度晚年[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曦;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险[N];运城日报;2005年

7 马璐瑶;养老保险需专业化经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9001人[N];安康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胡定升 覃彬;白河为在外务工农民办理养老保险[N];安康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敲响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钟声[N];安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蕾;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蓝霞;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制度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林志宗;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保障机制及其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赵庆国;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贝;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监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董西明;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友鹏;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模式和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陈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郭敏;制度约束下农民的理性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凡亚军;进城务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继成;我国民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情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8 于瑞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彬;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傅卫国;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分析及其均衡化思考[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2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22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