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效率研究
[Abstract]: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s the basic social condition to guarante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realize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is the key logical node to improve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the short term.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and the barrier degree model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its obstacle factors in 21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in different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significant, Panjin city and Shuangyashan city are the largest and the smallest score area, respectively. All basic public services are presented at the level of science, technology,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rastructure, social security,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Social security service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services; (2)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general, which is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seven resource-based cities with effective scale efficiency. Except Fuxin, Shuangyashan and Tonghua, the other resource-based cities have achieve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3) in terms of the single index barrier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rate of water use, the rate of 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sewage, the rate of gas popularization, the area of public green space per capita and the number of doctors per person are the top five. In the aspect of obstacle factor of subsystem, the degree of obstacle is infrastructure service, social security servic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service in tur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in body and mode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supply, establishe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thre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infrastructure servic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资源型经济地域资源诅咒效应与形成传导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编号:201220043110012)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图们江通海航行战略基础研究”(编号:AOCZDA201304)
【分类号】:F29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续竞秦;杨永恒;;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DEA两步法[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2 张京祥;葛志兵;罗震东;孙姗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3 胡智超;龙花楼;;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国际经验借鉴[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4 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于正松;胡毅;周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5 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6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年06期
7 马慧强;韩增林;江海旭;;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8 孙德梅;王正沛;孙莹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9 邓宗兵;吴朝影;封永刚;王炬;;中国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与差异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5期
10 尹鹏;李诚固;陈才;段佩利;;新型城镇化情境下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野;;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改革与开放;2012年02期
2 高军波;余斌;江海燕;;转型期基础教育设施供给模式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3 边庆良;肖煜;张萌;;天津市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2012年11期
4 缪小林;师玉朋;郭晓明;;非均衡发展模式下的省域公共服务差距及解释——以义务教育为例[J];财经科学;2013年02期
5 王肖惠;杨海娟;王龙升;;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6 张玉;;关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年03期
7 赵丽;刘芳娜;;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张敏;;浅谈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以霍山县莲花地中心村为例[J];安徽建筑;2013年04期
9 姚士谋;张艳会;陆大道;余成;;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李克强总理新思路的解读[J];城市观察;2013年05期
10 杨新海;洪亘伟;赵剑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2 潘嘉虹;蒋颖;;城市边缘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研究——以杭州市杨家牌楼社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3 耿虹;许金华;张艺;;基于生活圈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以山西省小城镇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4 刘维超;郭拴群;李晖;;县级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规划研究——以浙江龙泉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5 熊彩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熊彩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黄明华;游宁龙;王阳;鄢鹿其;;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下的容积率“值域化”初探——以居住组团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8 孙保磊;;教育设施评价与调整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9 赵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10 尹力;张赫;;城市总体规划中城乡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扬中市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乐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失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孟兆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的有效性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国梁;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刘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及城乡效率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宁僊;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王哲;转型期基于社会公平问题导向型的城市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马慧强;我国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丁志伟;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河南大学;2014年
10 海贝贝;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聚落空间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娟;基于可达性的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启越;基于财政竞争视角的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曾夕真;长三角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其动力因子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5 胡丽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侯蓉;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王肖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张虹;上海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付建波;商品粮基地村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彭菁;基于GIS的教育均等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才志;迟克续;;大连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1期
2 邱家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难点及对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韩俊;;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a Long-term Task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J];China Economist;2007年06期
4 郑磊;;财政分权对教育服务提供效果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11期
5 王伟同;;中国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6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7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8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9 续竞秦;杨永恒;;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DEA两步法[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10 包兴荣;;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统筹刍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省社科院研究员 肖海鹏;[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汝华;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时玉阁;国外农村发展经验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许丹;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笔谈[J];开放导报;2001年04期
2 刘海清;一个新的概念:营销城市[J];探求;2001年01期
3 孔江;城市综合竞争力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吴仲平;如何打造城市新型公交[J];商用汽车;2001年11期
5 杨继绳;提高城市的厂商控制力[J];港口经济;2001年04期
6 蔡恩泽;经营城市——突破城建瓶颈的一着妙棋[J];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21期
7 蔡恩泽;城市可以经营吗[J];市场观察;2001年09期
8 刘维新;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经济[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9期
9 陈瑞贤;环境决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9期
10 赵斌;经营城市:一个新命题[J];政策;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体滇;;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评价[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杨重光;;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八大特点[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人选建议名单[A];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4 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前言[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5 邓卫;;新世纪·新城市·新观点——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思考[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6 朱铁臻;;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纪建悦;张志亮;郭春静;;构建塔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呈任;;城市再发展的人文思维——高雄市的昨日、今日、明日[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良;;经济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启示[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言奇;城市“时间边疆”开发例说[N];北京日报;2004年
2 金铎;“宜居城市”重要元素应是和谐[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吴建明 连玉明 李伟 吴骏骏;如何打造城市竞争力[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李钢;“经营城市”浅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本报记者 朱剑红;我国城市与乡村接近“平分天下”[N];市场报;2002年
6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究员部主任李兴山;城市经济五大要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朱蕾;目标:全球先锋城市[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高文书;在资源型城市就业你要了解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遵义市建设局局长 王平江;完善城市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城市品质[N];贵州日报;2007年
10 经济视点报记者 张永强;余明阳:城市品牌塑造要有个性[N];经济视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英;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健;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马池顺;创新资源视角下的创新型城市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邢福俊;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冯先宁;城市经济聚散论[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志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杨学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锋;多中心视角下的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王裔;新形势下天津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响;试论中古英国城市经济的道德趋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秦尧;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城市房屋公益性拆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万朝蕾;能源富集型城市转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申雄伟;城市经济区域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滕明兰;成渝两地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及合作建议[D];重庆大学;2005年
8 段鹏;我国经营城市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海花;老挝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模式创新[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娜;1990年以来长春、吉林城市经济功能演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6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4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