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重庆市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7:49
【摘要】:人口流动对各国政治、经济及文化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流动人口不仅推进了国家城镇化、工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西方国家人口迁移不同,由于独特的户籍制度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主要目的还是期望通过较好的就业以获得更高、更稳定的经济收入,就业质量对流动人口的生存境遇和城市融入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流动人口在城市是否有更好的就业渠道、就业收入等就业质量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重庆市流入人口数据,对问卷的变量进行梳理和重新编码。基于动态监测数据结构,本研究将就业质量用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两个维度来表达,其中根据陆学艺的社会分层理论将职业分为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五个层次。同时用流动人口社会人口学特征、就业渠道、就业行业、就业身份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影响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因素,其中就业渠道依据参考群体行为理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依据理论和文献梳理,提出受教育程度、就业渠道对就业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SPSS21.0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重庆市流动人口自然结构表现为流动人口男女平等移民格局已基本形成,流入主体以中青年为主,“新生代”及“90后”人群近60%。社会结构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的流入人口已组建家庭,流入人群中七成为乡—城流动,农民工依然是西部流动人群中的主力军。空间结构表现为重庆市人口流动以市内各区县间的流动为主。重庆市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特征呈现以下特点:在就业状态上,有近1/4的流入人群处于未工作状态,其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进一步增大;流入人群就业渠道主要是自主就业(28.2%)、朋友介绍(20.3%)和企业招聘(16.5%);从就业行业来看,3/4的流入人群依然在“传统五大行业”就业;就业身份以雇员为主(66%);在社会保障参与度上,五成流入人群享有养老保险,三成人群享有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93%的流入人口享有医疗保险;各有1/3的流入人群就业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流入人群稳定就业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从职业层次来看,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下层;就业月收入集中在1500~5174元,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分配处于相对合理状态。在上述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交叉列联表和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在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上的差异。卡方检验结果表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就业渠道、就业产业、就业身份对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均有显著影响,另外流动时间长短对职业层次具有显著影响,职业层次与就业收入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在两两变量(卡方检验)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就业渠道、就业身份对就业收入和职业层次均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性别对就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和流动时间长短对职业层次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根据大数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拓展就业渠道和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等方面来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本文基于定量调查的大数据,首次对重庆市流动人口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丰富了参考群体行为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内涵。本文受制于国家动态数据结构本身的限制,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全面分析有所欠缺。
【图文】:

流入人口,年龄金字塔,性别,流动人口


论文 第 4 章 重庆市流动人口及其就业质量现状18图 4.1 流入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4.1.1.2 年龄结构表 4.2 可见,重庆市流入人口中,老一辈流入人口(1980 年以前出生的人)占比为46.8%,平均年龄为 50.23 岁;新生代流入人口(1980 年-1990 年出生的人)占 30.65%,平均年龄为 29.64 岁;“90 后”(1990 年及以后出生的人)流动人口占 27.5%,平均年龄为 14.97 岁。数据表明,重庆市中青年流动人口占比已达到 58.15%,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2015 年重庆市流入人群和流出人群调查中,,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分别占据 83.6%和 82.8%

流出人口,年龄金字塔,性别,流入人口


图 4.2 流出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2 流动人口的社会结构4.1.2.1 受教育程度表 4.3 数据表明,重庆市流入人口文化程度依然以初中为主,占比 38.3%,受(高中/中专)的比例为 21.9%,相比六普数据中我国初中文化程度人群占比(33.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群占比(13.22%),重庆市流入人口文化程度高于全国。相比以往动态监测结果,重庆市流入人口教育程度两级分化的现象更为明显女性表现更为突出,有 1/4 的流入女性仅有小学及以下学历,但也有 17%的女专及以上高学历。表 4.3 不同性别流入人群文化程度构成性别男 女 合计N % N % N %未上过学 65 1.2 151 2.9 216 2.1小学 1001 19.0 1158 22.1 2159 20.6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瑛;中国人口就业问题的思索[J];人口学刊;1989年06期

2 张根明;“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就业发展态势与政策目标[J];改革;2000年04期

3 王成富;;从西部各省、区、直辖市比较看我省人口就业的“质”[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4 朱海玲;;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竞争力[J];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08期

5 刘涛;;事关2400万人口就业[J];中国中小企业;2009年09期

6 李国和;;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魏少英;韩殙;;我国调整人口就业年限的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06期

8 张锋;无法回避的话题:人口就业压力[J];时事报告;2000年12期

9 彭启鹏;广东人口就业结构状况分析[J];南方人口;2005年01期

10 夏新燕;;新疆不同地区人口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岚 河南省商丘市统计局;对“六区”人口就业数据采集的探讨[N];中国信息报;2014年

2 郑峻嵘 谢林峰 记者 黄强;我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达到创宜标准[N];宜春日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任远 谭静;劳动力供求变化与流动人口就业[N];中国人口报;2008年

4 记者 李迎鑫;全国人口就业统计工作暨形势分析会在宜召开[N];三峡日报;2008年

5 刘光洪 本报记者 罗海兰;贵阳出台流动人口就业和用工管理暂行办法[N];贵阳日报;2014年

6 吉统;吉林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人口就业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作华;我市城镇化水平居全省前列[N];焦作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杨恒;小城镇的忧患[N];甘肃日报;2003年

9 王海英;银川力保15.4万流动人口安居乐业[N];宁夏日报;2007年

10 李先祺;大连市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人口报;2011年



本文编号:262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62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