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3:20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广人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作为协调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最基本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镇居民已经建立了覆盖广、保障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事业却十分落后。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保障,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在注重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应大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部六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实际情况与东西部不能一概而论,要推进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实地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根源,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措施解决问题。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支撑,在实地考察湖南省岳阳市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了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对策,有助于我国全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绪论,阐述了九个方面内容,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概述,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第三部分是以湖南省岳阳市的农村为例,通过调查走访与政府相关统计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对策和措施。第五部分作为结束语,重申了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农民幸福生活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7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8-11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3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系统研究14
  • 1.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5
  • 1.4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15-16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5
  • 1.4.2 解决的初步设想15-16
  • 1.5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16-17
  • 2 社会保障的概述17-28
  • 2.1 社会保障的含义17-19
  • 2.2 农村社会保障的概述19-22
  • 2.2.1 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19-20
  • 2.2.2 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20-22
  • 2.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演进历程22-24
  • 2.3.1 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传统型社会保障阶段(1949 年-1955 年)22-23
  • 2.3.2 以集体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阶段(1956 年-1978 年)23
  • 2.3.3 以土地为依托的家庭保障阶段(1978 年—1991 年)23
  • 2.3.4 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阶段(1992 至今)23-24
  • 2.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4-28
  • 2.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4-25
  • 2.4.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25-28
  • 3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探析28-36
  • 3.1 湖南省岳阳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状况28-32
  • 3.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28-29
  • 3.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29-30
  • 3.1.3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30-32
  • 3.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2-36
  • 3.2.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32-33
  • 3.2.2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33-34
  • 3.2.3 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34-35
  • 3.2.4 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35-36
  • 4 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36-43
  • 4.1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发展37-41
  • 4.1.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37-38
  • 4.1.2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38-39
  • 4.1.3 改革社会保障实施方案,,提升农民幸福指数39
  • 4.1.4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制,提高管理效益39-40
  • 4.1.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制,提供法律依据40-41
  • 4.2 农民努力提高知识水平,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41-43
  • 5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附录48-56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论文48-49
  • 关于岳阳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49-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开发的几个问题[J];开发研究;1986年06期

2 陈浩,赵君丽;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2001年12期

3 梁桂云;试论农村贫困地区小康建设[J];甘肃农业;2003年07期

4 吕丽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荣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6 王晓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1期

7 宋爱军;;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J];甘肃农业;2008年06期

8 单大圣;;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9 蒋万胜;宋建昕;;农村反贫困中的信任建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肖从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化解思路[J];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云云;东波;;黑龙江农村反人文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赖景生;;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对策[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在民;冷毅;徐建华;范辉;张燕;;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工作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奎;;搞好寄宿学校管理有利于控辍保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6 曹应旺;;夯实根基的重大决策——从支持家庭联产承包到新农村建设[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7 向丽红;施江滨;;浅谈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现状及对策[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丽银 祁龙 张永贵;两个“意见”普惠我州农村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N];红河日报;2014年

2 张敏 西北工业大学 睢党臣 陕西师范大学;论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N];中国人口报;2007年

3 记者 初霞;7000农村教师将免费受训[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苗青 魏美丽 崔小红 采写;新农村:首府百万农民的热盼[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5 郑欣;助建新农村的信息使者[N];人民邮电;2006年

6 江海燕;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N];学习时报;2006年

7 高怡;姚安县力促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8 本报记者 夏祖军;逐步形成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廖君 李建平;扩招倾斜引领教育公平[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廖君 李建平;扩招倾斜是利好,还需深改扩途径[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俊生;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吴春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宁;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陈治东;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敬东;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模型与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胡志平;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敏;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杜维婧;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10 王雨林;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桐岩;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的能力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马文强;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洪晓刚;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鹤;我国农村医疗改革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许杰元;武威市农村低保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与贫困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7 朱萌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消费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戴青山;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模糊测度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9 夏相贤;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柳伟;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77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