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成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改革探索的经验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2:55
【摘要】:推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是成都城乡统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其主要的显性成果之一。从2003年开始,成都围绕保障城乡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延循“首先针对不同群体分类建立各项社保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然后分步消除制度碎片、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轨迹,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整合,构建起了公平而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低保制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地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和城乡一体。如果考虑到这一成果是成都在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京沪粤以及其他较发达城市的条件下所取得的,对其全面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意义非凡。笔者认为,成都的社会保障改革很好地体现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和可持续的要求,符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且能够服务城市发展大局、有力促进地方党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其改革思路、路径选择和工作措施体现了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价值,具有推广和借鉴的意义。 但当前成都社会保障改革事业并没有获得学界的足够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多形成于2007年以前。成都的诸多制度创新,尤其是碎片化的各项子制度整合并轨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社会保险体系的路径和过程缺乏全面而系统地探索。鉴于此,笔者选择了成都社会保障改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笔者对现有研究成果、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一、二次文献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成都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和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介绍;通过新旧制度、新制度之间以及与其它城市的对比分析,本文着力凸显出成都社会保障改革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以成都推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为研究对象,以求获得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规律性、普遍性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成都推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和路径选择。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类将成都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和低保制度领域改革的整体思路、主要措施和工作创新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各类子制度的建立和并轨过程。本文认为,成都社会保障改革路径可分为全面覆盖与城乡一体两个阶段,具备全民共享、较低起步、渐进发展和兼容性强等特点。 第二部分是成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说明和问题分析。该部分章节仍然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和低保制度进行划分,逐一对其缴费结构、待遇标准、统筹层次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就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下的不同子制度作了全面对比。笔者认为,当前成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土地换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以及社保信息化不够等。 第三部分是对成都社会保障改革所取得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本文认为,成都推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存在诸多可借鉴之处,主要包括:一是其实现路径较好体现了社会保障与城市发展协同共进的思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强化了政府的主导责任和统筹作用,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始终发挥着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三是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兼容性和前瞻性,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制度并轨和转移接续。四是成都社会保障改革与其他统筹城乡改革措施形成了良好互动,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五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了制度运行成本。 第四部分是相关的策略建议和展望。为了解决成都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民生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本文以社会公平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人口红利说为基础,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从短期来看,首先可以在社会保障领域建立财政预警机制。其次,尽快建立能够满足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多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社保经办网络化等要求的多功能信息网络系统。从中期来看,在保证财政稳健前提下,通过机制创新逐步解决土地换保障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成都应在发展中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保率、待遇标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输血和造血功能并重的大社保体系,为成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创造新人口红利。 在创新点方面,除前述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外,本文力求宏观视角与微观剖析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笔者认为脱离大环境孤立审视社会保障的视角并不可取。故在探索成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过程中,始终将其与成都统筹城乡整体工作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起来,以发展的观点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本文在介绍成都社会保障改革路径和现状中,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近年来成都社会保障改革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学界研究成果和政府发文,资料和数据比较翔实。此外,在政策建议的提出和展望方面,文本短、中、长期的分析角度以及其中具体的措施具备一定的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42.6;D6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秉文;于环;高庆波;;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制度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2期

2 路云;许珍子;;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衡的预警机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王德平;王健平;;城乡社保并轨的“全域成都”[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4 钟菊燕;;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思考——基于对成都某郊县小镇新农合的调查[J];华商;2007年26期

5 宋士云;;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变迁的思考——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J];江汉论坛;2007年09期

6 周新发;孙明;;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年04期

7 胡务,张伟;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J];农村经济;2005年02期

8 张济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健全城乡社保体系——成都市强力构建覆盖全体市民的社会保险制度[J];四川劳动保障;2012年02期

9 丁少群;林义;;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比较与制度选择[J];改革;2005年09期

10 毕红霞;薛兴利;;财政支持农村社保的差异性及其有限责任[J];改革;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77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77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