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9:34
【摘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近几年党中央重大会议和工作的重点内容。城镇化是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推动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城镇质量同步提高,走节约、绿色、环保,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手段。结合山西省在“两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相互作用机理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状况,对于推动山西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二元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分析,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一是理论分析,首先对相关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论文的关键概念进行分析;二是现状分析,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三是实证分析,建立山西省“两化”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两者各年综合发展得分,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对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四是采用系统分析法,将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问题看作一个综合的系统,对于其影响因素从四个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为避免单一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的局限,论文依据系统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取合适指标构建山西省“两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农业产出水平等因素分别对两者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二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山西省“两化”耦合度较高,说明两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程度较强。同时,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程度经历了由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三是结合“两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在生产要素、城镇规划、产业结构、制度因素四个方面的表现对“两化”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四是山西省应从以上四个层面,通过不断完善要素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生产要素流动和使用效率;合理安排城镇规划,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的同时重视小城镇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推进落实户籍、社保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等措施,促进山西省“两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国华;;济源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韩来发;;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09期

3 石玉;;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11期

4 宁银苹;;武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甘肃农业;2019年07期

5 王伟娜;徐勇;;基于耦合理论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4期

6 金婷;;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7年18期

7 陈宝兰;王园;;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陈红玲;;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世界农业;2017年08期

9 刘畅;邓铭;冉春红;;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10 张开华;郑甘甜;;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路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欣荣;;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2 盛强;罗通彪;任建中;;南充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刘丽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支持的研究[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5年(下)[C];2016年

4 本刊评论员;;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鸿;代玉虎;张权;;“新四化”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析[A];《资本论》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徐凯;刘红燕;;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姜小平;李志忠;;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赵宇;;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展望[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C];2014年

9 杨彩林;;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农业现代化[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加快招商引资 强化产业支撑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N];西安日报;2014年

2 黄蓓芳;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N];湄洲日报;2018年

3 记者 张成;新型城镇化少不了农业现代化[N];中华合作时报;2015年

4 买合木提·吾斯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康传义 实习生 李蕾;以农业现代化助推新型城镇化[N];陕西日报;2014年

6 胡守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N];农民日报;2014年

7 胡守勇;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补、互动、互融”[N];粮油市场报;2014年

8 ;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N];潍坊日报;2013年

10 YMG记者;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N];烟台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4 严瑞河;北京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内生金融服务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姜松;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姜庆志;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宁新田;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韩卫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娇;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年

2 高永强;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王祥峰;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4 梁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仲二双;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5年

6 路小莎;甘肃省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龙龙;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8 韩世博;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薛峰;河南省新乡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

10 龙欢;望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1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791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