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在上海市的抽样调查

发布时间:2021-01-16 09:03
  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是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建设、深化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前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不仅是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切实加强和满足民众多样、多元、多层次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全面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应有之义。本研究试图探究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对居民获得感影响的路径及机制,并对如何切实发挥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功能,着力提升民众获得提出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6个区845名18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及机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上海市居民体育运动项目和场所呈现多样化,体育人口所占比例和体育消费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当前上海市居民地理可及性和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状况较好,但公共体育服务感知和公共体育服务使用频率状况较差,其中,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状况较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最差。总体看来,当前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呈现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同民众实际需求之间的适...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金石
        1.1.2 公共体育服务——提升获得感的重中之重
        1.1.3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精准对接人民需求,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公共服务可及性
    2.2 获得感的相关研究
    2.3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对获得感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综述小结
3 核心概念界定
    3.1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
    3.2 获得感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问卷调查法
        4.2.2 访谈法
        4.2.3 文献资料法
        4.2.4 实地调查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上海市居民体育参与基本情况
    5.2 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现状
        5.2.1 地理可及性
        5.2.2 公共体育服务感知
        5.2.3 公共体育服务使用频率
        5.2.4 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
        5.2.5 制约居民使用公共体育服务的因素
    5.3 上海市居民获得感现状
        5.3.1 经济获得感
        5.3.2 基本权利获得感
        5.3.3 个人成就获得感
        5.3.4 生活质量获得感
        5.3.5 社会保障获得感
        5.3.6 获得感整体状况
        5.3.7 获得感其它方面
        5.3.8 社会心态
    5.4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与获得感的关系研究
        5.4.1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与获得感的关联分析
        5.4.2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
6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影响获得感的机制分析
    6.1 健康状况中介效应分析
    6.2 社会心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影响获得感机制的理论探究
7 结论
8 对策与建议
    8.1 制度优化:完善多元主体合作的公共体育发展新格局
    8.2 决策精准:打造人民主体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决策机制
    8.3 方式创新:探索精准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新业态
9 问题与不足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1 调查问卷
附件2 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
附件3 访谈纪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引导需求与改进供给[J]. 陈丛刊,陈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2]体育锻炼促进了健康公平吗?——体育锻炼对中国城乡居民抑郁风险的影响[J]. 方黎明,郭静.  体育科学. 2019(10)
[3]体育的社会心态功能研究述评[J]. 韩宏宇,黄聚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02)
[4]人民主体性: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指向[J]. 邱珍,李红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04)
[5]我国体育改革与全民健身:回顾、展望及应关照的社会事实[J]. 卢元镇,于永慧.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6]获得感提升视域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 呂诗蒙,张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7]青年人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谭旭运,张若玉,董洪杰,王俊秀.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0)
[8]中国居民民生获得感与民生满意度:测度及差异分析[J]. 叶胥,谢迟,毛中根.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0)
[9]试论习近平关于人民获得感的思想[J]. 熊建生,程仕波.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8)
[10]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然困境及应然选择[J]. 张国清,彭雨,周次保.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8)

硕士论文
[1]需求识别对我国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精准供给提升的研究[D]. 冯皓.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上海失独家庭社区福利服务的可及性研究[D]. 姬偏偏.上海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80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980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