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1:04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土地资源为城镇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活动空间与承载场所,是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城镇的发展,必然带来城镇用地的扩张。大量农用地被征用,改变了土地上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权益结构,也剥离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现行政策法规没有为失地农民的到来做好相应的准备,失地农民自身对此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农民失地又失业,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失地农民问题若不能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持续如此的生活状态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将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所以,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和规范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地租、土地收益、权利平等等理论分析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其次通过分析苏州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从施众和受众不同的角度对苏州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现行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采访。最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扬长避短,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苏州市政府一直以来致力于失地农民问题,积极探索建设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范围和建立社会保障专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苏州还没有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上各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建设的成熟度都不相同,现在还无法实行统一的标准。前后政策衔接困难,市域范围内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差异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城镇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苏州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7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文献综述9-13
  • (一) 国外研究进展9-10
  • (二) 国内研究进展10-13
  • 三、相关概念的阐述13-14
  • (一) 失地农民13
  • (二) 城镇化13-14
  • (三) 社会保障14
  • 四、研究的思路和框架14-15
  • 五、研究的方法和特点15-17
  • 第一章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理论和制度分析17-26
  • 一、土地保障的理论基础17-20
  • (一) 土地收益理论17
  • (二) 地租理论17-18
  • (三) 需要层次理论18-19
  • (四) 权利平等理论19-20
  • 二、我国土地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20-22
  • 三、土地具有保障功能的表现形式22-26
  • (一) 最低生活保障22-23
  • (二) 养老保障23-24
  • (三) 就业保障24-25
  • (四) 医疗保障25-26
  • 第二章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原则26-32
  • 一、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26-29
  • (一) 社会公平的要求26-27
  • (二) 社会正义的要求27
  • (三) 制度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要求27-28
  • (四) 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28
  • (五) 社会安定和稳定的要求28-29
  • 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29-32
  • (一) 制度先行原则29
  • (二) 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原则29-30
  • (三) 因地制宜原则30
  • (四) 就业和保障并重原则30
  • (五) 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原则30
  • (六)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30-32
  • 第三章 苏州市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32-49
  • 一、苏州市城镇化发展历程与失地农民的产生32-35
  • (一) 苏州市城镇化发展历程32-33
  • (二) 苏州市失地农民的产生33-35
  • 二、苏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35-39
  • (一) 苏州市现行的征地制度35-36
  • (二) 苏州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助办法36-38
  • (三) 苏州市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体系38-39
  • 三、对苏州市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及社会保障情况调查39-44
  • (一) 调查问卷39-42
  • (二) 访谈记录42-44
  • 四、优势及成果44-46
  • (一) 不断提高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助的标准44-45
  • (二) 保障范围越来越宽泛45
  • (三)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保障基金专户45-46
  • 五、问题和弊端46-49
  • (一) 现有失地农民保障水平与应有水平有很大差距46
  • (二) 缺乏统一的法律来保障46-47
  • (三) 失地农民享受的待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47
  • (四) 政府收益和责任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财政压力增大47-49
  • 第四章 完善苏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与建议49-54
  • 一、理论指导49-50
  • (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49
  • (二) 明确权利主体49
  • (三) 创新土地利用制度49-50
  • 二、实践路径50-54
  • (一) 货币保障50
  • (二) 就业保障50-51
  • (三) 完善社会保险51-52
  • (四) 留地保障52-53
  • (五) 提供法律援助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59-60
  • 附录60-63
  • 后记63-6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伟伟;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燕;苏州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侯辉;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雪;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雷;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9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