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中国社会救助70年(1949—2019):政策范式变迁与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3 19: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不断发展演变,在帮扶贫困和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政策范式的理论框架考察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其大致经历了应急化(1949—1956)、边缘化(1957—1992)、基础化(1993—2013)和民生化(2014—)等四大范式阶段。每个政策范式在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政策范式的转变既体现出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对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适应性,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贫困和弱势群体问题认知的变化与逐步深入。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救助政策也开启了民生化范式的新阶段。社会救助政策民生化范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把民生兜底保障作为目标,不断提升贫困与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在政策问题和目标上进行了升华。为使民生化政策范式得到更好地落实,需要从救助水平、政策对象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政策工具。 

【文章来源】:社会保障评论. 2019,3(03)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方向[J]. 林闽钢.  中国民政. 2019(03)
[2]新时代社会救助:问题与路径[J]. 谈志林.  民主与科学. 2018(06)
[3]我国卫生政策范式演变和新趋势: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曹琦,崔兆涵.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4]中国城市低保救助的主观福利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J]. 韩华为,高琴.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3)
[5]最低生活保障“漏保”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杨立雄.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2)
[6]论现阶段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目标提升的基础与意义[J]. 关信平.  社会保障评论. 2017(04)
[7]从生存维持到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功能创新的实践审思[J]. 王三秀,高翔.  中州学刊. 2016(09)
[8]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J]. 刘喜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9]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 严强.  南京社会科学. 2007(05)
[10]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J].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 1998(01)



本文编号:306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6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