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3-09 05:04
立足我国《宪法》现有规定及变迁以及学界对于宪法的解读,能够明确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为"社会权"模式,其不足之处在于,民众对于平等意识的追求得以发展,市场机制有所扩展,公民具备更强烈的权利意识,在宪法的支持下社会福利可能会扩张,表现出无序性和无限性。本文就社会福利保障的动力机制与宪法模式进行阐述,指出我国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模式与形成缘由,进一步对"社会权"模式问题及转换方案开展探究,旨在确保我国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路径选择的合理性。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福利保障的动力机制与宪法模式
(一)动力机制
(二)宪法模式
二、我国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模式与形成缘由
三、“社会权”模式问题及转换方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维护环境利益的法律机制[J]. 徐祥民.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02)
[2]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的基本条件论析[J]. 吴俊,王璇. 伦理学研究. 2020(01)
[3]我国社会福利总体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J]. 王维国,李秀军,李宏.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9)
[4]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及总体福利水平分析[J]. 关信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本文编号:3072297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福利保障的动力机制与宪法模式
(一)动力机制
(二)宪法模式
二、我国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模式与形成缘由
三、“社会权”模式问题及转换方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维护环境利益的法律机制[J]. 徐祥民.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02)
[2]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的基本条件论析[J]. 吴俊,王璇. 伦理学研究. 2020(01)
[3]我国社会福利总体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J]. 王维国,李秀军,李宏.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9)
[4]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及总体福利水平分析[J]. 关信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本文编号:3072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7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