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6:01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又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甘肃省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社会状况影响,农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普遍不高,成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选择甘肃省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区域,开展县域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推进乡村农业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评述了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分析了甘肃省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现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探讨了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西和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9.2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6%;流转方式以出租为主,还有转包、转让、互换、作价入股等;流转主体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流转大户等。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第二,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总面积13.4万亩,规模化经营模...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和县农地规模化经营效益研究


西和县行政区划图

分布图,地块,分布图,面积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15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8-9℃,平均霜降期182天,平均日照时数为184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520毫米。全县耕地类型为旱地和水浇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大桥镇。其他乡镇均为旱地。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在十里镇、洛峪镇、苏合乡、姜席镇、长道镇。(图片数据来源:西和县农经局)图2-2西和县承包地块面积分布图(二)社会经济2014年西和县生产总值27.54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达6429元,较前一年增长604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值为6.3亿元,第二产业增值为8.25亿元,第三产业增值为12.99亿元,三大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6.7%、15.7%、9.9%,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5.57%,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4.07%,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8.36%,三大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88:29.95:47.17,与前一年相比较,一产占比下降0.58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下降0.45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上升0.13个百分点,综合来看,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①。2018年西和县生产总值达32.5811亿元,同比增长5.0%。从不同的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5.8104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值4.165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0.3%,第三产业增值22.6053亿元,比前一年增长8.9%,第一、二、①2014年西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xihe.gonv.cn


本文编号:3072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72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