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04:23
非正规就业以其灵活性强、就业门槛低、可以兼顾家庭及工作等特点而吸引了大量女性就业者。但由于我国当前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是以正规就业者的就业特点为基础设计和运作的,总体而言在保障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方面存在着针对性差和保障缺失的问题,难以保障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获得高质量就业。因此,应该树立“就业为本、技能为先”的思路,以劳动培训为前提和核心,从就业服务、就业保护、社会保险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助力女性非正规就业者摆脱就业质量低下的状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就业的政策目标。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非正规就业及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概念界定
一、非正规就业
二、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
三、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就业保障的概念界定
一、就业保障
二、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历史演变
一、制度空白时期(1949年-1978年)
二、探索建立时期(1978年-2003年)
三、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保护适用性及执行性较差
二、培训及创业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且不够系统
三、社会保险覆盖面及参保率低
第三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保障不到位
二、企业或平台等组织层面——保障缺位
三、女性自身层面——自我保障缺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一、欧盟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二、日本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第二节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一、根据群体特点合理设置保障措施
二、引导雇主或企业承担保障责任
三、“提能力”要与“减负担”配合实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对策
第一节 多主体多平台提供就业服务
一、多主体供给劳动培训
二、搭建系统化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多举措完善就业保护
一、建立分性别的非正规就业统计体系
二、改革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三、搭建政策普及和维权平台
四、出台完善的育儿扶助政策
第三节 扩大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覆盖
一、逐步将非正规就业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二、建立互联网+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三、扩大社会保险的政策宣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系数研究[J]. 陈洋,穆怀中. 保险研究. 2017(11)
[2]日本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及支持政策[J]. 王国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05)
[3]关于现阶段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思考[J]. 陈韫竹,倪宏. 中国医疗保险. 2017(10)
[4]中国劳动力市场新型灵活就业的现状与影响[J]. 张成刚,祝慧琳. 中国劳动. 2017(09)
[5]“全面二孩”背景下城镇已婚女性就业模式新趋向——基于时间配置决策理论的检验[J]. 张樨樨,李聪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分析[J]. 丁述磊.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4)
[7]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立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考察[J]. 张霞,胡露. 改革与战略. 2017(02)
[8]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分析[J]. 张抗私,丁述磊,刘翠花. 经济学家. 2016(12)
[9]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分析[J]. 丁述磊,刘翠花.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6(06)
[10]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保障问题研究[J]. 刘冀徽,贾丽凤. 改革与战略. 2016(05)
本文编号:3148966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非正规就业及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概念界定
一、非正规就业
二、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
三、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就业保障的概念界定
一、就业保障
二、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历史演变
一、制度空白时期(1949年-1978年)
二、探索建立时期(1978年-2003年)
三、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保护适用性及执行性较差
二、培训及创业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且不够系统
三、社会保险覆盖面及参保率低
第三节 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保障不到位
二、企业或平台等组织层面——保障缺位
三、女性自身层面——自我保障缺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一、欧盟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二、日本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经验
第二节 国外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一、根据群体特点合理设置保障措施
二、引导雇主或企业承担保障责任
三、“提能力”要与“减负担”配合实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对策
第一节 多主体多平台提供就业服务
一、多主体供给劳动培训
二、搭建系统化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多举措完善就业保护
一、建立分性别的非正规就业统计体系
二、改革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三、搭建政策普及和维权平台
四、出台完善的育儿扶助政策
第三节 扩大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覆盖
一、逐步将非正规就业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二、建立互联网+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三、扩大社会保险的政策宣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系数研究[J]. 陈洋,穆怀中. 保险研究. 2017(11)
[2]日本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及支持政策[J]. 王国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05)
[3]关于现阶段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思考[J]. 陈韫竹,倪宏. 中国医疗保险. 2017(10)
[4]中国劳动力市场新型灵活就业的现状与影响[J]. 张成刚,祝慧琳. 中国劳动. 2017(09)
[5]“全面二孩”背景下城镇已婚女性就业模式新趋向——基于时间配置决策理论的检验[J]. 张樨樨,李聪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分析[J]. 丁述磊.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4)
[7]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立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考察[J]. 张霞,胡露. 改革与战略. 2017(02)
[8]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分析[J]. 张抗私,丁述磊,刘翠花. 经济学家. 2016(12)
[9]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分析[J]. 丁述磊,刘翠花.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6(06)
[10]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保障问题研究[J]. 刘冀徽,贾丽凤. 改革与战略. 2016(05)
本文编号:3148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4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