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9:11
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与老年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老年人人体机能的衰退,同时老年疾病风险概率提高,使得老年群体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相对于老年人口总体来说,失能老年群体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失能老年群体因年龄增大,随之而来的患病概率也增加,因而与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口相比,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各界应给予失能老人更多的照护,与此同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成为业内学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对失能老人来说,依赖家庭成员进行照护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对于长期照护的需求。日渐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对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过去传统的家庭照护方式不能满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情况下,社区居家照护服务与机构照护服务成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新选择,老年人长期照护从单一的家庭照料走向市场和社会成为大势,因此构建多元化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也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共有分为六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关于长期照护服务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第一章节对本...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社区服务相关情况
31图 2-2 我国社区照护床位数注:根据 2012 至 2017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从 2010 年开始到 2012 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在 2012 年时达到了最快增速为 48.7%,这与当时国家开始重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有关;从 2012 年开始社区服务中心、站增长率呈现下降态势,从 2015
年开始平稳缓慢低速增长,这可能与政府在不断加强对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监管,确保社区居家照护服务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完善相关法规。图 2-2 具体表明了我国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数,截止到 2017 年达到了338.5 万张,从 2012 年开始逐年增加,2012 到 2015 年期间增长迅速,2015 到2017 年增速变缓。图 2-3 表明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床位数也逐年递增。截止到 2017 年底,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了 34652 个,床位数达到了 21.84 万张。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从 2010 年到 2017 年一直平均在 55%左右,病床使用率低,闲置率较高,造成社区卫生照护服务资源的浪费。并且根据 2010 年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失能老人的家庭病床使用率仅为 1.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还是家庭: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责任反思[J]. 王莉. 学术论坛. 2018(05)
[2]健康老龄化战略下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何燕华. 湖湘论坛. 2018(05)
[3]中国老年人失能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0,2006和2010 SSAPUR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杨明旭,鲁蓓,米红. 人口与发展. 2018(04)
[4]中国老年人失能率测算及变化趋势研究[J]. 丁华,严洁.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3)
[5]供需均衡视角下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J]. 徐美玲,李贺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德国长期照护保险供给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刘晓梅,李蹊. 学习与探索. 2017(12)
[7]失能老人长照服务体系构建与政策精准整合[J]. 邓大松,李玉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8]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其结构的定量预测分析[J]. 景跃军,李涵,李元. 人口学刊. 2017(06)
[9]健康中国战略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路径选择[J]. 邓大松,李玉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J]. 彭希哲,宋靓珺,黄剑焜. 人口研究. 2017(04)
博士论文
[1]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D]. 丁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杨贞贞.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郭元元.山东大学 2018
[2]我国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与照护成本测算[D]. 文顺菊.西南财经大学 2016
[3]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研究[D]. 丁佳丽.重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6324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社区服务相关情况
31图 2-2 我国社区照护床位数注:根据 2012 至 2017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从 2010 年开始到 2012 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在 2012 年时达到了最快增速为 48.7%,这与当时国家开始重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有关;从 2012 年开始社区服务中心、站增长率呈现下降态势,从 2015
年开始平稳缓慢低速增长,这可能与政府在不断加强对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监管,确保社区居家照护服务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完善相关法规。图 2-2 具体表明了我国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数,截止到 2017 年达到了338.5 万张,从 2012 年开始逐年增加,2012 到 2015 年期间增长迅速,2015 到2017 年增速变缓。图 2-3 表明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床位数也逐年递增。截止到 2017 年底,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了 34652 个,床位数达到了 21.84 万张。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从 2010 年到 2017 年一直平均在 55%左右,病床使用率低,闲置率较高,造成社区卫生照护服务资源的浪费。并且根据 2010 年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失能老人的家庭病床使用率仅为 1.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还是家庭: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责任反思[J]. 王莉. 学术论坛. 2018(05)
[2]健康老龄化战略下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何燕华. 湖湘论坛. 2018(05)
[3]中国老年人失能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0,2006和2010 SSAPUR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杨明旭,鲁蓓,米红. 人口与发展. 2018(04)
[4]中国老年人失能率测算及变化趋势研究[J]. 丁华,严洁.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3)
[5]供需均衡视角下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J]. 徐美玲,李贺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德国长期照护保险供给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刘晓梅,李蹊. 学习与探索. 2017(12)
[7]失能老人长照服务体系构建与政策精准整合[J]. 邓大松,李玉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8]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其结构的定量预测分析[J]. 景跃军,李涵,李元. 人口学刊. 2017(06)
[9]健康中国战略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路径选择[J]. 邓大松,李玉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J]. 彭希哲,宋靓珺,黄剑焜. 人口研究. 2017(04)
博士论文
[1]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D]. 丁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杨贞贞.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郭元元.山东大学 2018
[2]我国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与照护成本测算[D]. 文顺菊.西南财经大学 2016
[3]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研究[D]. 丁佳丽.重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6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32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