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与社保基金充实问题探究——基于社会分红视角
发布时间:2021-10-24 18:07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养老和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领域内存在"剪刀差"和"资金缺口大"这两大风险。为了控制系统风险的进一步蔓延,将我国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账户,已然成为我国弥补社会保险资金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社会红利共享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中央和地方国资企业的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和利润分红等问题,探讨在划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国有企业利益的分配体系。
【文章来源】:财会通讯. 2019,(3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我国GDP增速
为了国有企业发展做出巨大牺牲的其他民营企业和其他公民而言必然是不公平与不公正的。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进行调研、评估,进而做出科学与合理的调整,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是有效落实改革开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二)企业经营绩效分析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高速增长,国有企业在其经济结构布局上也愈发的科学,运转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国有经济的规模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其发展质量也越来越高,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有经济实现了从量变道质变的飞跃。具体表现图12008~2017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73
论是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公平正义都是最有利的。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中,对分配主体的构成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分配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大方面。国企具有社会公有制属性,是一种带有全民性质的企业,理论上其获得的相关收益传导无论是起始点还是落脚点都应是归于社会公众。因此,在对国有企业利润进行再次分配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其社会普惠制的设计原则,以让全体国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的成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国有企业利润来充实社保基金,具体思路见图3。(二)社会分红视角国有企业利润充实社保基金的制度安排(1)建全国资预算充实社障基金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在公共预算中可以用于进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保障国企利润在上缴后能够显著表现出其应该承担的宏观社会责任与义务。由于在现有的国有资本预算中可以明确用于民生项目支出的部分没有给出明确的比例规定,致使国企在向国家完成税后利润上缴后,仅有一小部分利润用作民生保障项目的支出,剩下的部分除国家自留一部分外,又以拨款的形式直接回流到企业内部,这样现行的分配方式必然影响改革开放成果全民共享的进程。从政府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应该加快完成现有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明确出国有资本的收益上缴规模和比例,更要对上缴收益的预算支出和方向进行明确,并将对社保基金等民生支出当做重点。并立即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国有企业的年度利润上缴比例区间给确定下来,这样用法律的形式有助于规范企业利润上缴的行为,上缴利润在规定比例区间内的浮动也彰显了政策的灵活性。(2)科学合理地确定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分红比例,并建立动态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思考:理论与实践[J]. 张涛. 会计之友. 2015(16)
[2]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利润最优上交比例:内部代理成本与外部融资成本的权衡[J]. 汪立鑫,刘钟元.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与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于公共资源收益全民共享的分析[J]. 李燕,唐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6)
[4]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外运行模式与中国的制度重构[J]. 陈少晖. 财贸研究. 2010(03)
硕士论文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2]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研究[D]. 潘自祥.安徽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5734
【文章来源】:财会通讯. 2019,(3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我国GDP增速
为了国有企业发展做出巨大牺牲的其他民营企业和其他公民而言必然是不公平与不公正的。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进行调研、评估,进而做出科学与合理的调整,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是有效落实改革开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二)企业经营绩效分析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高速增长,国有企业在其经济结构布局上也愈发的科学,运转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国有经济的规模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其发展质量也越来越高,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有经济实现了从量变道质变的飞跃。具体表现图12008~2017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73
论是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公平正义都是最有利的。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中,对分配主体的构成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分配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大方面。国企具有社会公有制属性,是一种带有全民性质的企业,理论上其获得的相关收益传导无论是起始点还是落脚点都应是归于社会公众。因此,在对国有企业利润进行再次分配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其社会普惠制的设计原则,以让全体国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的成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国有企业利润来充实社保基金,具体思路见图3。(二)社会分红视角国有企业利润充实社保基金的制度安排(1)建全国资预算充实社障基金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在公共预算中可以用于进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保障国企利润在上缴后能够显著表现出其应该承担的宏观社会责任与义务。由于在现有的国有资本预算中可以明确用于民生项目支出的部分没有给出明确的比例规定,致使国企在向国家完成税后利润上缴后,仅有一小部分利润用作民生保障项目的支出,剩下的部分除国家自留一部分外,又以拨款的形式直接回流到企业内部,这样现行的分配方式必然影响改革开放成果全民共享的进程。从政府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应该加快完成现有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明确出国有资本的收益上缴规模和比例,更要对上缴收益的预算支出和方向进行明确,并将对社保基金等民生支出当做重点。并立即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国有企业的年度利润上缴比例区间给确定下来,这样用法律的形式有助于规范企业利润上缴的行为,上缴利润在规定比例区间内的浮动也彰显了政策的灵活性。(2)科学合理地确定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分红比例,并建立动态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思考:理论与实践[J]. 张涛. 会计之友. 2015(16)
[2]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利润最优上交比例:内部代理成本与外部融资成本的权衡[J]. 汪立鑫,刘钟元.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与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于公共资源收益全民共享的分析[J]. 李燕,唐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6)
[4]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外运行模式与中国的制度重构[J]. 陈少晖. 财贸研究. 2010(03)
硕士论文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2]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研究[D]. 潘自祥.安徽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5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45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