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4 19:36
在全面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重要讲话对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提出了总体要求,为"后2020"时期建立一个"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深刻总结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伟大成就,归纳梳理基层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后2020"时期建立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应着力4个方面:对脱贫攻坚政策和驻村工作队应设立过渡期,不应"断崖式"退出;扶贫的目标群体应精准识别和精准定位,聚焦在两个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际惯例应成为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制度;整合社会保障碎片化,集中资源,确保扶贫政策在公共财政的制度化轨道上运行。2020年是实现全民小康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应考虑制订"后2020"扶贫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一)全国七八百万一线扶贫干部是决胜扶贫攻坚战和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
(二)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基层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扶贫力度与完善“贫困识别与分类界定”相结合,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
(二)福利性扶贫措施与“有条件转移支付”相结合,为贫困户重塑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
(三)完成攻坚战任务与引入脱贫长效机制相结合,探索建立“多元立体式”扶贫机制
(四)“产业式扶贫”与夯实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为防止返贫而构建“发展和兜底”两道屏障
三、政策建议
(一)脱贫攻坚政策设立过渡期,不应“断崖式”退出
(二)对扶贫对象要精准识别、精准定位,将有限资源用于最贫困群体
(三)社会保障制度应成为“后2020”时期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制度
(四)整合社会保障碎片化,集中资源确保扶贫政策在制度化轨道上运行
本文编号:3455859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一)全国七八百万一线扶贫干部是决胜扶贫攻坚战和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
(二)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基层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扶贫力度与完善“贫困识别与分类界定”相结合,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
(二)福利性扶贫措施与“有条件转移支付”相结合,为贫困户重塑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
(三)完成攻坚战任务与引入脱贫长效机制相结合,探索建立“多元立体式”扶贫机制
(四)“产业式扶贫”与夯实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为防止返贫而构建“发展和兜底”两道屏障
三、政策建议
(一)脱贫攻坚政策设立过渡期,不应“断崖式”退出
(二)对扶贫对象要精准识别、精准定位,将有限资源用于最贫困群体
(三)社会保障制度应成为“后2020”时期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制度
(四)整合社会保障碎片化,集中资源确保扶贫政策在制度化轨道上运行
本文编号:3455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45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