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07:05
本文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程度的核心评价标准。凡是社会保障健全的国家,一定是文明和谐的国家;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残缺的国家,一定是社会矛盾与社会危机频发的国家。经过30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平台,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不仅为国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相应的经济条件,也不断激发出国民对社会保障以及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谋求更为可靠的安全预期的全面诉求。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主流价值是实现公平正义,许多社会问题都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所以,建立城乡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使命。因此,我国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一个能够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本文选取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为研究主题,分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引进公共财政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社会正义论及社会契约论等基础理论,为研究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差异。第四部分论述了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五部分探讨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不均衡的原因。第六部分探讨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目标与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就如何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乡差距 均等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1
- 1.2.1 国外研究状况9-10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创新点12-13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3-16
- 2.1 概念的界定13-14
- 2.1.1 社会保障的内涵13
- 2.1.2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概念13-14
- 2.2 理论基础14-16
- 2.2.1 公共财政理论14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14-15
- 2.2.3 社会正义论15
- 2.2.4 社会契约论15-16
- 3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16-21
- 3.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16-17
- 3.2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差异17-19
- 3.2.1 医疗费用投入的差异17-18
- 3.2.2 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的差异18-19
- 3.3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差异19-21
- 4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21-24
- 4.1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1-22
- 4.2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22-23
- 4.3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3
- 4.4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引起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23-24
- 5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制约因素24-30
- 5.1 城乡二元体制24
- 5.2 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24-26
- 5.2.1 财力与事权不匹配24-25
- 5.2.2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25-26
- 5.3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26
- 5.4 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理念障碍26-27
- 5.5 社会保障管理混乱27-28
- 5.6 社会保障资金运营管理存在问题28-30
- 5.6.1 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严重28
- 5.6.2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难28
- 5.6.3 社会保障资金流失严重28-30
- 6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目标与应遵循的原则30-33
- 6.1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目标30
- 6.1.1 中期目标30
- 6.1.2 长期目标30
- 6.2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应遵循的原则30-33
- 6.2.1 从基本国情出发原则30-31
- 6.2.2 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原则31
- 6.2.3 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31
- 6.2.4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原则31-33
- 7 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政策建议33-40
- 7.1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33-34
- 7.2 完善我国的财政体制34-35
- 7.2.1 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34
- 7.2.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34-35
- 7.3 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35
- 7.4 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的思想认识35-36
- 7.5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36-38
- 7.5.1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36-37
- 7.5.2 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管理水平37
- 7.5.3 提高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7-38
- 7.6 增强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经济支持38-40
- 7.6.1 开展多样筹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38
- 7.6.2 拓宽投资渠道,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38-39
- 7.6.3 加强监督管理,,合理利用社保资金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J];北京观察;2002年01期
2 胡鞍钢;;中国新政奠基石——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建议[J];财经界;2001年09期
3 徐印州,于海峰,温海滢;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4年05期
4 于海峰;谢颖;;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部门改革[J];财政研究;2008年10期
5 梁春贤;;论我国新农保制度下养老基金的运营[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6 高进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变迁[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7 华黎;;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学分析:基于城乡社会保障统筹视角[J];财政研究;2010年03期
8 李春根;赖志杰;;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J];财政研究;2010年03期
9 姜鑫;罗佳;;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评价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10 杨玉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4期
本文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9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