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就业规模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9 14:07
"三新"经济驱动下,劳动力市场不断变革,高技能人才分布、就业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对"三新"经济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了高技能人才的分布特征,发现粤港澳、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京津冀、成渝等地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估算了"三新"经济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创造效应,研究发现,2017年以来我国"三新"经济带来的总就业规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间接拉动就业数年均增速达到12%。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分类实施新产业布局、加强教育和培训、防范劳动者就业风险等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 2020,(04)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分企业类型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
成渝地区、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正在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步吸纳高技能人才。2014年—2018年这五年间,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加了26.4万人,西部地区增加了20.1万人。该趋势对区域不均衡有逆向作用。区域均衡发展是国家和地方尤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均衡将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是拉动人才向中西部流动的主力。2014年—2018年,东部地区高技术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呈现递减趋势。五年间从773.2万人下降至713.2万人。与此同时,中部、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呈现递增趋势,五年内中部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加了14.2万人,西部地区增加了11.0万人,如图2。不仅规模有增长,中西部地区产业分布特色明显,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有序转移是这些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产业变革推动人才回流,2010年以来,海外归国人才已经超过40万。根据《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和《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2018年,从美国归来的海外人才占比最多,达到41%,其次为英国,达到27%。另外,从澳大利亚、法国归来的海外人才占比都超过了5%。这些人中,高技能劳动者占比超过了90%,主要分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工程等领域。高技能、多国工作背景突显海归人才人力资本价值,其收入高出所在就业地劳动者平均水平1-3倍。以北京为例,海归人才月平均收入达到2.5万元,是北京市人均收入的3倍左右。另外,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的海归人才月平均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 戚聿东,肖旭. 管理世界. 2020(06)
[2]城市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制约因素与机制分析——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J]. 马草原,程茂勇,侯晓辉. 经济研究. 2020(01)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谈[J]. 谢伏瞻,蔡昉,江小涓,李实,黄群慧. 经济研究. 2020(01)
[4]中国就业系统的演进、摩擦与转型——劳动力市场微观实证与体制分析[J]. 张鹏,张平,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9(12)
[5]突破“制度高墙”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结合视角[J]. 张军扩,罗雨泽,宋荟柯. 管理世界. 2019(11)
[6]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 经济研究. 2019(08)
[7]平台竞争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吗?——基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分析[J]. 曲创,刘重阳. 经济研究. 2019(08)
[8]2019年稳就业的目标与政策选择[J]. 都阳. 中国劳动. 2019(03)
[9]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特征分析[J]. 赖德胜,高春雷,孟大虎,王琦. 中国劳动. 2019(02)
[10]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分析——基于多主体的学习过程[J]. 黄凯南,乔元波. 经济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3413844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 2020,(04)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分企业类型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
成渝地区、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正在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步吸纳高技能人才。2014年—2018年这五年间,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加了26.4万人,西部地区增加了20.1万人。该趋势对区域不均衡有逆向作用。区域均衡发展是国家和地方尤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均衡将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是拉动人才向中西部流动的主力。2014年—2018年,东部地区高技术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呈现递减趋势。五年间从773.2万人下降至713.2万人。与此同时,中部、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呈现递增趋势,五年内中部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加了14.2万人,西部地区增加了11.0万人,如图2。不仅规模有增长,中西部地区产业分布特色明显,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有序转移是这些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产业变革推动人才回流,2010年以来,海外归国人才已经超过40万。根据《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和《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2018年,从美国归来的海外人才占比最多,达到41%,其次为英国,达到27%。另外,从澳大利亚、法国归来的海外人才占比都超过了5%。这些人中,高技能劳动者占比超过了90%,主要分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工程等领域。高技能、多国工作背景突显海归人才人力资本价值,其收入高出所在就业地劳动者平均水平1-3倍。以北京为例,海归人才月平均收入达到2.5万元,是北京市人均收入的3倍左右。另外,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的海归人才月平均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 戚聿东,肖旭. 管理世界. 2020(06)
[2]城市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制约因素与机制分析——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J]. 马草原,程茂勇,侯晓辉. 经济研究. 2020(01)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谈[J]. 谢伏瞻,蔡昉,江小涓,李实,黄群慧. 经济研究. 2020(01)
[4]中国就业系统的演进、摩擦与转型——劳动力市场微观实证与体制分析[J]. 张鹏,张平,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9(12)
[5]突破“制度高墙”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结合视角[J]. 张军扩,罗雨泽,宋荟柯. 管理世界. 2019(11)
[6]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 经济研究. 2019(08)
[7]平台竞争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吗?——基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分析[J]. 曲创,刘重阳. 经济研究. 2019(08)
[8]2019年稳就业的目标与政策选择[J]. 都阳. 中国劳动. 2019(03)
[9]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特征分析[J]. 赖德胜,高春雷,孟大虎,王琦. 中国劳动. 2019(02)
[10]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分析——基于多主体的学习过程[J]. 黄凯南,乔元波. 经济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3413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1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