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论劳动幸福的四个观测维度及其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21-10-20 05:03
  劳动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体现的是人在现实的劳动活动中能在多大程度上确证人的类本质。只要在劳动中人的类本质能够得到确证,参与任何能够使人活得更像"人的样子",而不是畜生和野兽那样的存在样态的活动,就必然会产生劳动幸福。它有四个测量维度,分别是:劳动发展维度(即劳动中的发展机会多少);劳动解放维度(即最低受压迫程度的高低);劳动尊严维度(即最少的身心不利影响因素);劳动基础条件维度(即与当前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有利条件)。这四个维度使劳动幸福由抽象变成了可观察、可感知的具体状态。尽管客观上四个维度不可能以相同的数字带来劳动幸福的增长和提升,但从最理想的状态来说,四个维度所能确证的程度同时提高,才能最大化地提升劳动幸福的程度。 

【文章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5(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论劳动幸福的四个观测维度及其辩证关系


劳动幸福四维度间相互关系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团监管之价值目标选择与优化——基于劳动幸福理论视角的分析[J]. 何云峰.  湖湘论坛. 2019(04)
[2]从马克思的劳动幸福理论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建构[J]. 何云峰,生蕾.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论劳动幸福权[J]. 何云峰.  社会科学家. 2018(12)
[4]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诠释和时代价值——再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J]. 何云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446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46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