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工伤认定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05:05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新型的职业灾害给劳动者造成的风险不断增加。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各国均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以此补偿劳动者受到的职业伤害,缓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而工伤认定作为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只有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者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制度所带来的权益。因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我国工伤认定实务中出现了许多未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比国外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并对国内工伤认定规定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工伤认定规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部分对工伤认定的法律概述进行了探讨,劳动者为获得工伤赔偿首先要将所受伤害认定为工伤,那么就要先明确工伤的法律概述,而工伤认定的概述是认定工伤的基本依据,包括工伤认定概念、特征及作用。第二部分对国外工伤认定相关规定及对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德国、美国和日本工伤认定法律制度,其中德国以“工作目的性”作为界定工伤的重要条件;美国以“工作过程”作为核心的标准;日本采用“业务遂行性”和“业务起因性”标准,结合德、美、日三国的相关规定,我国也应设立类似的一般性条款,扩大工伤认定的范...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工伤认定的概述
    (一) 工伤认定的含义
    (二) 工伤认定的特征
        1. 工伤认定主体特定
        2. 工伤认定程序法定
        3. 工伤认定具有强制力
    (三) 工伤认定的作用
        1. 保障人性尊严
        2. 保障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3. 为工伤保险赔偿奠定基础
二、国外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及启示
    (一) 国外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1. 德国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2. 美国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3. 日本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二) 国外工伤认定对我国的启示
        1. 明确工伤认定标准
        2. 工伤认定程序公开透明
三、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现状
        1. 工伤认定标准的规定
        2. 工伤认定程序的规定
    (二) 工伤认定存在的问题
        1. 工伤认定标准不合理
        2. 工伤认定机构公信力不足
        3. 工伤认定程序不合理
四、完善我国工伤认定的法律建议
    (一) 明确工伤认定标准
        1. 设立工伤认定的一般性条款
        2. 设立工伤认定的限制性条款
        3. 修改“视同工伤”的部分规定
    (二) 设置专业的工伤认定机构及人员标准
        1. 设置第三方认定机构
        2. 设立独立的工伤认定复核委员会
        3. 确定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
    (三) 优化工伤认定程序
        1. 明确工伤认定申请顺序
        2. 灵活对待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伤认定一般条款的建构路径[J]. 郑晓珊.  法学研究. 2019(04)
[2]论工伤保险法制之完善[J]. 郑尚元.  法治研究. 2018(05)
[3]工伤认定中的“三工”问题探讨[J]. 陈国林.  人才资源开发. 2017(17)
[4]依“48小时条款”之病亡的工伤定性[J]. 李海明.  法学. 2016(10)
[5]“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客观方面探究[J]. 刘媛.  法制与社会. 2015(14)
[6]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时的法律适用探析[J]. 黎江玲.  法制与经济. 2015(08)
[7]因醉酒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认定工伤[J]. 顾乐.  中国医疗保险. 2014(05)
[8]从法理和立法的角度探讨工伤赔付与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J]. 唐家云.  法制与社会. 2014(11)
[9]我国工伤认定程序缺陷与重建对策初探[J]. 李越,耿璟.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4)
[10]美国工伤保险制度[J]. 于欣华.  现代职业安全. 2010(07)



本文编号:3454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54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b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