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8 22:0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市1996—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表明:(1)1996—2017年间,北京市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6%和67.6%。(2)近10年北京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3)北京市人力资本的贡献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4)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且地区间差距较大。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的人力资本效能,应当充分利用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吸引国际人才。
【文章来源】:中国人事科学. 2020,(12)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北京市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1996—2017年)
北京市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与人力资本指数(1996—2017年)
此外,本文将与其他学者的度量结果进行对比。马宁等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北京市综合性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17.5%[27],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但其计算的专业性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35.78%,与本文的结果接近,这说明在考虑了结构性因素以后,人力资本的质量在贡献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他们计算出的物质资本贡献率约为63.73%,与本文结论接近。通过对其计算过程的分析,发现其估算出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0.50%,物质与人力资本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3.57%及5.52%。这与本文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要素弹性系数与本文有较大差距,并未考虑结构性因素。笔者认为取样数据的年份不同也是造成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虽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仍可认为北京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是有一定提高的。刘文和房光婷使用了有效劳动模型以及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1978—2006年山东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结果分别为11.81%和12.59%。[28]王建宁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估计,得出河北省的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15.6%,物质资本贡献率约为68.78%。[29]廖翼和唐玉凤通过对北京市、广东省和湖南省1996—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估算出这3地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7.29%、10.3%和6.34%。[30]由此可见,即使是采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北京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是低于物质资本的,但在我国还是处在较为领先的地位。然而,正如马宁等所指出的,美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均在50%以上。[31]北京市的人力资本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分异机制[J]. 李震,杨永春. 经济地理. 2019(10)
[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研发强度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J]. 耿晔强,白力芳. 世界经济研究. 2019(08)
[3]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J]. 程锐,马莉莉,陈璇. 商业研究. 2019(01)
[4]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J]. 刘智勇,李海峥,胡永远,李陈华. 经济研究. 2018(03)
[5]从穷人经济到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挑战[J]. 蔡昉,王美艳. 经济研究. 2016(05)
[6]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J]. 陈昌兵. 经济研究. 2014(12)
[7]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J]. 杜伟,杨志江,夏国平. 中国软科学. 2014(08)
[8]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J]. 李平,钟学义,王宏伟,郑世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01)
[9]人力资本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廖翼,唐玉凤. 经济地理. 2012(01)
[10]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经济研究. 2011(09)
博士论文
[1]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D]. 王海兵.山东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河北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 王建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3699
【文章来源】:中国人事科学. 2020,(12)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北京市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1996—2017年)
北京市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与人力资本指数(1996—2017年)
此外,本文将与其他学者的度量结果进行对比。马宁等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北京市综合性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17.5%[27],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但其计算的专业性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35.78%,与本文的结果接近,这说明在考虑了结构性因素以后,人力资本的质量在贡献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他们计算出的物质资本贡献率约为63.73%,与本文结论接近。通过对其计算过程的分析,发现其估算出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0.50%,物质与人力资本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3.57%及5.52%。这与本文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要素弹性系数与本文有较大差距,并未考虑结构性因素。笔者认为取样数据的年份不同也是造成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虽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仍可认为北京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是有一定提高的。刘文和房光婷使用了有效劳动模型以及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1978—2006年山东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结果分别为11.81%和12.59%。[28]王建宁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估计,得出河北省的人力资本贡献率约为15.6%,物质资本贡献率约为68.78%。[29]廖翼和唐玉凤通过对北京市、广东省和湖南省1996—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估算出这3地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7.29%、10.3%和6.34%。[30]由此可见,即使是采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北京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是低于物质资本的,但在我国还是处在较为领先的地位。然而,正如马宁等所指出的,美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均在50%以上。[31]北京市的人力资本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分异机制[J]. 李震,杨永春. 经济地理. 2019(10)
[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研发强度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J]. 耿晔强,白力芳. 世界经济研究. 2019(08)
[3]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J]. 程锐,马莉莉,陈璇. 商业研究. 2019(01)
[4]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J]. 刘智勇,李海峥,胡永远,李陈华. 经济研究. 2018(03)
[5]从穷人经济到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挑战[J]. 蔡昉,王美艳. 经济研究. 2016(05)
[6]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J]. 陈昌兵. 经济研究. 2014(12)
[7]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J]. 杜伟,杨志江,夏国平. 中国软科学. 2014(08)
[8]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J]. 李平,钟学义,王宏伟,郑世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01)
[9]人力资本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廖翼,唐玉凤. 经济地理. 2012(01)
[10]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经济研究. 2011(09)
博士论文
[1]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D]. 王海兵.山东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河北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 王建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3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50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