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6:59
  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被认定工伤的情形在审判实务中十分常见,受害人如何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工伤保险补偿请求权这一问题,我国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长期以来未予明确,各地规定不一而足,使得司法实践面临诸多困难。从各地区相关案例出发,通过对各种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调整模式的现实及法理基础的分析,我国应采用补充模式调整由第三人侵权导致的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的关系。首先,采用补充模式,意味着受害人对侵权损害赔偿及工伤保险补偿均得主张,但取得的利益,不得超过其实际所受之损害,该模式以民事责任聚合学说为法理基础,同时符合损害赔偿的最高指导原则“损害填补原则”。其次,我国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保险给付水平不高,补充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再次,补充模式既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劳动者的利益,又不过分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同时也强化了侵权人的责任,体现了侵权责任法的制裁和预防功能,实现了三方利益的平衡。为使补充模式更加适应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具体建议如下:其一,将受害劳动者的全部损失分为因伤支出的费用、因伤减少的收入和精神抚慰金三个部分,在赔偿项目上建立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的对应关系,以“分部对...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司法实践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模式之争
    一、三则案例及裁判理由
        (一) 获得侵权损害赔偿后享受工伤保险差额赔付的案例(黑龙江)
        (二) 兼得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补偿双重赔偿的案例(山西)
        (三) 获得侵权损害赔偿后兼得部分工伤保险补偿的案例(江苏)
    二、案例评析
第二章 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的一般原理
    一、侵权损害赔偿
        (一) 人身损害赔偿的概念与性质
        (二)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立法回顾
        (三) 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目的
    二、工伤保险补偿
        (一) 工伤保险补偿的概念与性质
        (二) 我国工伤保险补偿立法回顾
        (三) 工伤保险补偿制度的基本目的
    三、侵权(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的联系
    四、侵权(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的区别
        (一) 哲学基础的区别
        (二) 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的区别
        (三) 适用法律程序的区别
        (四) 赔偿范围的区别
第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模式评析
    一、处理两种责任关系的现实模式
        (一) 全国性法律依据处理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的模式
        (二) 地方上处理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的四种模式
    二、现有模式的利弊分析
        (一) 兼得模式/双重赔偿模式
        (二) 工伤垫付模式
        (三) 部分兼得模式
        (四) 总额补差法之补充模式
        (五) 分项补差法之补充模式
第四章 我国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关系的模式选择
    一、建议:采用补充模式及其理由
        (一) 采用补充模式的法理基础:民事责任聚合说和损害填补原则
        (二) 采用补充模式的现实基础——比较借鉴外国国情及模式选择
    二、基于补充模式的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一) 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请求权的行使顺序
        (二) 以“分部对应,累计相加,总额对比”为原则确定受害人的全部损失
        (三) 建立医疗费用工伤垫付制度
        (四) 赋予工伤保险机构对侵权人的追偿权
        (五) 总结:形成法律条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以工伤保险为例[J]. 吴小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法律研修学者制度:推动司法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J]. 倪寿明.  人民司法. 2015(21)
[3]浅析工伤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于润琴.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6)
[4]工伤责任与交通事故责任竞合问题探讨[J]. 李翔,曾宪玮.  法制与社会. 2013(24)
[5]侵犯知识产权中的责任聚合[J]. 杨立新.  人民司法. 2012(21)
[6]工伤双重赔偿中的价值失衡——对一件真实的交通事故工伤案例的分析[J]. 陈和芳.  经济师. 2011(12)
[7]通勤事故工伤认定的法律解释与适用[J]. 梁三利,梁海峰.  中国劳动. 2011(05)
[8]浅议交通事故中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伤害赔偿[J]. 王勉.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09)
[9]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探析——兼评法释〔2003〕20号第12条[J]. 刘海红.  山东审判. 2009(02)
[10]英国学派多元主义与社会连带主义论争——一种比较视角[J]. 刘波,黄昭宇.  国际观察. 2009(01)

硕士论文
[1]工伤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责任竞合相关问题研究[D]. 潘明琳.吉林大学 2016
[2]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分析[D]. 翟新洁.西南科技大学 2016
[3]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的研究[D]. 赵太文.吉林大学 2011
[4]关于机动车交通肇事引发工伤事故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许恬.复旦大学 2010
[5]论加害给付责任的竞合与聚合[D]. 吴强.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6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06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