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乡“共生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14:56

  本文关键词: 城乡关系 共生理论 城乡病态共生 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 社会正义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现象:一是城市发展中的"伪城市化"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指,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他们并不能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城市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和消费水平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这种掩盖在城乡经济增长光环下的城乡居民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现象,可以说是城乡关系失调的一个真实的反映。二是农村发展中的"空心化"现象,这一异质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是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包括人力资本空心化、土地抛荒化、家庭空巢化、公共服务空心化等多种形态表现。这一现象对城市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推进均有较大影响。透过这两个基本的社会现象,可得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城乡关系失衡。故而,本文主要围绕"城乡关系失衡"这一核心问题意识,着力提出"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这一新的理论概念,试图以实证为辅助的规范研究法,尝试性地建构起"城乡共生式发展"这一中国城乡关系应然形态的理论架构,从而为城乡关系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并建构"城乡共生式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这一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利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城乡关系"共生发展"的总体概貌,即"病态共生"到"常态共生"的发展指向;第二,在价值层面上,从"对称性发展理念、互惠性发展理路、共生性发展格局"三大维度论证了五位一体的城乡对称互惠共生体系:第三,在实践路径上,提出并论证了"中央的次级城市发展战略路径、地方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路径、村社共同体重塑的乡村建设路径"三个操作性措施。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分为以下七大部分:第一章:导论。这是本文的开篇。一是,基于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背景,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从而明确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二是,确定研究对象后,着手对已有研究展开文献综述的梳理,包括对已有成果展开形式上的考察,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角度对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进路展开述评,对国外城乡关系理论研究的脉络展开梳理,从而提出本文研究方向。三是,对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语汇展开系统诠释,厘清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共生发展之间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界定城乡共生发展的基本内涵。四是,阐明本研究的总体框架与逻辑思路,并指明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存在不足。第二章:共生理论:观察中国城乡关系转型的新视角。本章主要提出共生理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并论证其与中国城乡关系研究的适切性。一是,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二元性秩序"问题,并且这种"二元性秩序"正逐步萌生出"共同发展"的内生性诉求。二是,阐述了 "共生理论"的内涵、实践运用及其与城乡关系的契合性,共生理论构成了"共同发展"内生性诉求的理论先声与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核心要义是强调共同进步、合作共赢,强调的是一种病态到常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共生理论"主要集中于物种共生、生态景观建设、以及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对城乡关系问题的应用较为薄弱;而在研究要素、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上,共生理论均与城乡关系紧密契合。三是,简要阐述了中国城乡关系的"病态共生"与"常态共生",中国城乡"病态共生"关系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持续存在、城市偏向政策的依然严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显著等方面,"常态共生"则是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指向,这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五大层面的"对称互惠共生"系统。第三章: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病态共生。本章主要立足于回答城乡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以奠定本研究理论建构的现实基础。一是,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历程,总结出中国城乡关系主要经历了 "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的三大演变形态。二是,从实证层面对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城乡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主要表现为区域整体性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失衡与严重差距;同时,对当下城乡差距程度以及波动趋势进行实证评价,指出中国城乡差距程度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阶梯性递增的趋势,并且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乡差距水平呈现波动性扩大趋势。三是,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逻辑进行了总结提炼,指出建国以来中国的城乡关系主要遵循"病态共生"到"常态共生"的内在发展规律,而"病态共生"则是城乡关系发展至今的总括性表达,体现为一种城乡二元的结构以及公平效率的丧失,本质上反映为对社会正义的缺失、偏离和违背。第四章:中国城乡病态共生"内在机理"的理论解释。本章主要立足于回答城乡关系"为什么"这一问题,主要利用"中央—地方—民众"三层分析框架来解释城乡病态共生的内在原因。一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引入"城市偏向理论"对中央城乡关系发展的战略决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指出中央"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是城乡"病态共生"关系形成的本质原因,这种"城市偏向政策"主要表现为1978年之前的价格偏向和1978年之后的非价格偏向。二是从"地方政府自身"(作为一种官僚机器特性)的角度,引入"策略主义"的分析维度,指出地方政府(县乡两级)在城乡关系建设中的"策略行政"是引发中国城乡关系"病态发展"的直接原因,这主要表达为三大基本策略:对"硬指标"的变通、经济短期行为、"争资跑项"的策略行为。三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引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出在乡村结构转型下"乡村空心化"所带来的乡村建设动力不足和民众基础缺失构成了中国城乡关系"病态共生"的又一潜在原因,这主要包括集体层面的"权威空心化"、精英层面的"人才空心化"、个人层面的"合作空心化"。"中央的政策偏向、地方的策略行政、乡村的基础缺失"共同构筑起了中国城乡"病态共生"的内在机理。第五章:中国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常态关系的理论建构。本章主要立足于回答城乡关系"应是什么"这一问题,系统阐明城乡共生式发展的理论架构。首先,从"对称性发展理念、互惠性发展理路、共生性发展格局"三大维度阐释五位一体的城乡对称互惠共生体系。其次,分别从"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五大维度建构了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五位一体"的共生体系:一是城乡"政治共享"发展机制,包括:政治实体性资源的共享、经济实体性政治资源的共享、规范性政治资源的共享,也即是政治权力组织的合理安排、国家财政的合理性分配、政策制度的合理性设计;二是城乡"经济共荣"发展机制,包括:城乡土地收益共荣机制与工农业发展共荣机制,也即是"土地发展权同等、权属利益均等、国民经济合理分配",以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三是城乡"文化共融"发展机制,这主要从"文化观念、文化符号、文化记忆"三大层面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以促进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真正共存与融合,从而带来城乡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发性秩序;四是城乡"社会共建"发展机制,包括:官民合作共建、民众集体行动共建,即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居民的合作参与来推进城乡社会民生事业的共生发展;五是城乡"生态共治"发展机制,这一机制以生态型政府为建构基础、以合作式治理为建构路径,通过政府主导,民众、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参与来达成城乡生态合作善治关系与永续性发展。第六章:中国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实践路径。本章主要立足于回答城乡关系"怎么做"这一问题,旨在阐明具体的发展策略。一是,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需立足于乡村本位的价值思考以及践行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二是,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需要城市市场(共生界面)的引导、以及政策制度(共生环境)的支持。三是,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需要中央、地方、乡村的衔接来共同推进,分别是:中央层面的次级城市发展战略路径,包括探索"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打造"差异化"的新农村建设方略、寻求"合作化"的城乡融合新模式;地方层面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转变、以及建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体系;乡村层面的村社共同体重塑路径,包括强化村社权力以应对"权威空心化"、吸引人才回流以应对"人才空心化"、塑造村社认同感和凝聚力以应对"合作空心化",当然,还有必要在"城市包容乡村发展"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更大的社会共同体——"城乡共同体",以此来促成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实现。第七章:结论与讨论。一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二是,对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政治学讨论,一方面,在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中可实现"社会正义"理念的重构;另一方面,在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中可实现"强国家的治理、以及强社会的初步发育"。
[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wo basic social phenomena : one is the phenomenon of " pseudo urbanization "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 imbalance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d proves the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 symbiotic development "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 namely ,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 morbid symbiosis " and " normal symbiosis "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 . On the other hand ,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 political , economic , ecological , social and cultural " , this chapter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symmetric reciprocity .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rural areas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rural areas . Chapter 7 : Th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 First , th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are as follows : 1 . Th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are as follows : First ,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whole text and draws a conclusion . In one aspect , we can real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 social justice "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tual symbiosi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On the other hand , we can realize the governance of " strong nation a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trong society "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tual symbiosi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丰;;社会主体建设是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支点——以生态农产品城乡合作对接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武小龙;;从方法论视角解读“乡村治理”研究——兼评《江苏乡村治理发展报告2013》[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刘祖云;武小龙;;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逻辑重塑——中央、地方与民众的衔接[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4 季中扬;李静;;论城乡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路径[J];学海;2014年06期

5 武小龙;;城乡共生式发展:从病态到常态[J];学海;2014年06期

6 朱志玲;;社会矛盾视角下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基于南京、苏州、扬州三地数据的实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郑永兰;;行进中的现代性: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政治”[J];学海;2014年04期

8 武小龙;刘祖云;;村社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张英魁;曲翠洁;;当前中国乡村精英社会流动的内在机制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3期

10 金晓彤;崔宏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的路径选择:外显性炫耀与内隐性积累的文化消费模式对比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万建民;;正确认识城镇化率提高四个百分点新目标[N];经济日报;2011年

2 程秀娟;;“现代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值得警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左学金;;“浅度城市化”损害城市化品质[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胡蔓;李杰;;超市直购:农超对接新模式[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47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547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