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型背景下居民社会比较的参照范围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比较 切入点:参照范围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人们主观意识同他的客观位置相分离的现象,社会比较理论成为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视角。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剧烈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参照范围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区分了"局部参照"和"总体参照"后,选择合适的题项对其进行操作化,通过比较不同参照系模型的拟合度来判断人们对参照系的选择。研究发现,总体上,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最重要的仍是"局部参照";分世代来看,60后和70后倾向于"局部参照",80后和90后人群倾向于"总体参照";这种参照系的世代差异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比较的参照系由"局部"到"总体"的变化趋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市场转型进程中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不同世代的影响。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exists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s separated from their objective position in our societ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The reference range for social comparisons is changing.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2014 mobile population dynamics monitoring surve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items to operate after distinguishing "partial reference" and "overall reference". By comparing the fit degree of different reference system models to judge people's choice of reference frame,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gener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people to make social comparison is "local reference"; the post- and post-70s tend to "local reference"; the post-80s and post-90s tend to "overall reference"; th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of this frame of reference reflects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age. The changing trend from "partial" to "overall" in the reference frame of social comparis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the impact of social life environment on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社会治理中的心态问题研究”(2017ZDAXM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B3314、2017B426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璇;;社会比较:自我定义的建构途径[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2 郭淑斌;黄希庭;;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瞿斌;陈旭;;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8期
4 李萱;陈朝阳;马燕萍;;自我结构对社会比较结果的调节[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3期
5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张玲;;社会比较研究综述[J];研究生法学;2010年03期
7 刘佳;;社会比较中的选择通达机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朱建芳;杨晓兰;;中国转型期收入与幸福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4期
9 李亚玲;;对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新认识——社会建构主义视域[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03期
10 阳柳青;李宏翰;;国外关系质量的社会比较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华维;;社会比较信息对人际初始信任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文静;郑全全;;社会比较与公平形式偏好对公平判断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许丽媛;褚跃德;郑丹丹;;社会比较、自尊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胡丽;赵玉芳;;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对不同能力观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耀中;窦凯;唐志文;晏建萍;;社会比较中的竞争情境对奖励加工影响的ERPs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珍妮·斯科特 大卫·雷昂哈特/文 王雪/编译;挥之不去的阶级界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展羽;社会比较信息对人际初始信任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1年
2 李光普;社会比较对结果加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8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65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