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国际化:社会科学研究的蜕变与革命——关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战略的前瞻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30 07:08

  本文选题:国际化 切入点:社会科学研究 出处:《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年02期


【摘要】: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既是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背景下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获得后发优势所兴起的一场学术运动,也是后发国家知识界在国际学术话语权配置不平等的条件下主动融入国际学术圈、适应国际学术市场、寻求国际学术圈认可的一个漫长学习过程。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完善国际学术共同体学术生态结构的重要手段。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要关注中国问题,强调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继续实施开放的研究战略,鼓励学术研究的分工,提升学术研究专业化水平。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oth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an academic movement advantage the ri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the intellectual initiativ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iscourse right allocation of unequal conditions, t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ademic circle approved a long learning proces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and improv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cademic ecological structu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y attention to Chinese problems, emphasizes the learning and the use of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study on strategy, continue to implement the open, encourage academic research division,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evel.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影像的转变——海外中国政治研究范式的批判研究”(11YJC810040)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方民主理论的当代争论及其观念变革意义研究”(2012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标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J.布里顿 ,岳啸;社会科学的国际性:情报传递的含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3 刘景钊;蔡曙山;;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流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蔡曙山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6年02期

4 卓泽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国际化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02期

5 陈剩勇;社会调查与社会科学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6 李正风,曾国屏,杜祖贻;试论“学术”国际化的根据、载体及当代特点与趋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3期

7 郭苏建;;新世界秩序与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平;;我国大学学术国际化的现状与问题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袁利平;;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国际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生安锋;;跨世纪的中国学术理论之声——王宁教授的文学理论和学术成就[J];东方丛刊;2010年02期

4 王静;;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5 宋丽梅;宁平;马志娟;;论高校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4期

6 武晓耕;;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策略探析[J];编辑之友;2013年06期

7 辛燕;;人文社会科学英语著述出版现状与趋势探究[J];出版广角;2013年04期

8 白云;;中英两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与对比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年04期

9 刘伟伟;;华人学者的政治信任实证研究:回顾与展望[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年02期

10 许志敏;陈小彪;;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局限、操作误区及其困境摆脱——基于国际传播学视野的分析框架[J];编辑之友;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2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志彦;中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陈秀娟;多维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世界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姚选民;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D];复旦大学;2012年

7 张伟;职务发明制度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8 赵林栋;公共行政中的话语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9 吴筱筠;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赵俊婷;公平名义下的求索: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羌丽;中国文科重点高校国际化科研生产力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蒋华林;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生成与培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梦遥;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结构[D];兰州大学;2011年

4 邵娅芬;经济学科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品;我国国情研究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与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高闪;提升城市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7 陆文荣;部门、资本下乡与村庄再合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李洪晓;传统文化现象的社会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陈f 晗;上海高校学生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朱知翔;;至尊语言——作为学术界统治语言的英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2 阎光才;;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基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4 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5 邓正来;;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观”的论纲[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6 邓正来;;认识全球化的“问题化”进路——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中理论问题的追究与开放[J];河北法学;2008年02期

7 邓正来;;作为一种“国家法与非国家法多元互动”的全球化进程——对“法律全球化”争辩的中立性批判[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8 邓正来;;作为一种矛盾且多元进程的全球化——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之同质化预设的批判[J];河北法学;2008年04期

9 邓正来;;作为一种主观且可变进程的全球化——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之客观必然性预设的批判[J];河北法学;2008年05期

10 邓正来;;开放的“全球化观”与“主体性”中国的建构[J];河北法学;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飞,李健;理性主义的抉择与后发国家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4期

2 卜广庆,郑可春;全球化与国际民主法则——基于后发国家立场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胡杰;陈先强;;后发国家优势与劣势——基于技术扩散模型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叶长茂;;先民主化,还是先自由化——达尔政体转型理论对后发国家的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9年08期

5 王建;“后发国家现代化问题”理论研讨会简述[J];四川社联通讯;1991年05期

6 余建华;可贵的探索 有益的启迪——“后发国家现代化”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1991年11期

7 洪波;;后发国家政治体制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J];探索与争鸣;1992年04期

8 崔志鹰;后发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研讨会述要[J];四川社科界;1992年04期

9 尹国英;后发国家的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11期

10 高传胜,刘志彪;“林杨之争”与后发国家经济长期发展[J];学海;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耿德伟;;政府管制与后发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争平;云妍;;外资企业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作用再分析——以近代开滦煤矿为案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子先;;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服务业跨越式升级的路径与我国开放战略选择[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4 陈章亮;;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研究[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亚文;后发国家军事转型路径选择[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资深媒体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赵灵敏;后发国家的无奈[N];华夏时报;2013年

3 秋风;发展的迷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郭玉闪;比较优势理论站不住脚[N];经济观察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后发国家究竟是有优势还是劣势[N];中国经营报;2002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刘培林;后发国家的“追赶周期”[N];经济日报;2014年

7 陈媛 复旦大学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学院;现代化的中国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某机构研究人员 程亚文;人口和能源改变世界[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李梁;“不文明”是后发国家的必经阶段?[N];南方周末;2006年

10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吴忠民;发挥现有优势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东颖;后发优势与后发国家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2 洪勇;追赶战略下后发国家制造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卢新波;论学习型体制转型[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宋加艳;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4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684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