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网络时代的共同性构建——以跨国语境中的球迷文化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6 10:25

  本文选题:跨国德迷 + 共同体 ; 参考:《民族学刊》2017年05期


【摘要】:人们何以成为共同体?当认同的边界跨越主权国家,在一个"他者"的场域下,认同何以被想象?跨国界球迷文化(transnational fandom)的兴起及其对自身文化的阐释、实践和想象,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样貌。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中,竞技体育——尤其是足球,能有效地将个人的行为与官方所推崇的价值观、道德期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即在看似"民族国家"这一主体缺位的条件下,跨国界球迷与国家、社会、空间之间的互动值得更深入的评估和探究。本文将从"想象"这一视角,对中国的德迷(以网络贴吧"德国队吧"为主)进行人类学的分析,试图说明:"跨国界"研究并不能全然忽视"民族国家"这一要素,即经典的足球人类学理论将持续产生新的道德困境;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场域下的网络实践,自我与他者、尤其是与共同体间的互动过程将呈现一种新的关系型(relational)的变化。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imagination " , it is worth more in - depth evalu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oss - border fans and the state , society and space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15)经费支持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振南;再读《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托马斯·K.席佩斯,柳青;“隐姓埋名的人类学”:当今欧洲的人类学教学[J];第欧根尼;2002年01期

3 威廉·亚当斯 ,黄剑波;寻找人类学的自我[J];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4 徐杰舜,范可;我的人类学之路——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继焦;人类学方法的特点、不足和改进方向[J];民族研究;2002年05期

6 庄孔韶;回访的非人类学视角和人类学传统——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7 覃锐钧;人类学的眼光和价值取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8 杨清媚;以人为本——浅谈“人类学眼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徐薇;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类学之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10 刘小枫;;人类学的“欲望”与古典[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焦;;都市人类学:国际和国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2 吴大华;;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欢迎词[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3 周大呜;;人类学与参与式发展理论[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庄英章;曾少聪;陈庆德;;重视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探讨——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和总结[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5 张有隽;;本土解释在人类学理论、方法上的意义[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6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7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8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9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10 徐杰舜;;人类学高级论坛/总序[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晓云;从“人类学的中国”到“中国的人类学”[N];光明日报;2006年

2 周大鸣邋刘朝晖;人类学进入中国:启蒙与拓荒[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盎;中国对世界人类学发展将起重大作用[N];西部时报;2009年

4 田广;中外学者共议“文化咨询与工商人类学”[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杨春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转型与学科重建以来的人类学田野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宁;发展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学派”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院 肖剑;被误读了的数字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李铱涵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 课题组首席专家:周大鸣,中山大学。课题组成员:麻国庆,中山大学;吴国富,中山大学;白志红,,云南大学;王越平,云南大学;李翠玲,中山大学。;延续与变迁[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盎;在科技之外,开掘文化的力量[N];西部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雨迪;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胡良友;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张金岭;“法”眼看中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妙;美国公共人类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张猷猷;不可穷尽的人类学知识[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晓锐;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5 田营;走向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视野[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仁渊;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文化的人类学新议[D];安徽大学;2010年

7 王苑媛;从“身体技术”看莫斯的人类学理论体系[D];四川大学;2007年

8 罗胤斌;涂尔干人类学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12年

9 吉芳;漳州北溪蒋氏宗族的人类学个案观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红;冬日的黑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6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96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