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体系创新
本文选题:研究机构 + 知识中介 ;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研究机构—知识中介—政策行为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组织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在宏观上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契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研究机构的劳动分工、政策行为组织的开放结构以及知识中介的独立禀赋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之间组织结构体系的创新路径。
[Abstract]: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 knowledge intermediary and policy behavior organization" restrict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o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o polic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path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ystem between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open structure of the policy behavior organization and the independent endowment of the knowledge intermediar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10CGL064)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015)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建荣;;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张云昊;韩万渠;;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J];学术界;2009年04期
4 张云昊;;中国学术研究向政策转化的主要模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良;郭琼;杨德礼;;信息公平与国家公共政策选择[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纳迪亚·奥里阿特,周叶谦;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重启讨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2期
3 罗伯特·克罗巴基,卡塔琳娜·斯特拉普柯娃,张大川;科学知识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运用:评斯洛伐克的吉卜赛族研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5年01期
4 陈锡喜;;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根据及其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5 陈洪连;;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问题意识与风险规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周如俊;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公共政策调整与创新[J];晋阳学刊;2005年06期
7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年03期
8 张树彬;浅谈《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一书中的错舛[J];美国研究;2005年03期
9 张玉;;行政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一般应用范式[J];政治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严强;公共政策知识场域论略[J];求索;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云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资助制度创新——基于中国背景下的一个分析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7期
2 肃草;;差别与碎化:世界社会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刘太祥;;三十而立正当年 继往开来绘新篇——在庆祝《南都学坛》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菁;把社联建成“没有围墙的研究机构”[N];上饶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林敏;发展中的西藏藏学事业[N];西藏日报;2005年
3 记者 宁宇龙;青岛市社科院与市档案馆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N];中国档案报;2007年
4 沈进建;提升中韩学术交流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王鉴;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6 光锐;积极探索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葛兆光;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N];文汇报;2007年
8 鲍宗豪 金家厚;研究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梁婷 贺白丹;社科周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俊玲 本报记者 蔡闯;“北京论坛”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1999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9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