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本文选题:话语体系 + 中国学术 ;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认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之当代建构的核心之点在于:当今的学术话语如何能够深入于我们的历史性实践所开启的特定内容之中,从而使这样的内容能够被真正的思想所把捉,并能够以学术的方式被课题化。
[Abstract]:The great achievements mad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ve to some extent changed the existing concept of glob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enormous challenges to various western theories and doctrines. It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cademic syste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style, and Chinese style,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Magazin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jointly organized the third China Social Sciences Frontier Forum (Xi'an, September 2009) and the fourth China Social Sciences Frontier Forum (August, 2010). Yichun,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two forums, we organized this group of feature articles. Professor Wu Xiaoming, School of philosophy, Fudan University, believes that the core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lies in how the academic discourse today can penetrate into the specific content opened by our historic practice. So that such content can be captured by real ideas, and subject in an academic wa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C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2 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丁怀超;意义与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大为;;“诗意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与解构主义的精神会通[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倪梁康;;人的理念:天性还是历史?——由洪堡语言世界观思想引发的问题讨论[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娟;对当代“无思”状态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6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7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8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赖晓鹏;思维发生机理假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存明;;论作为学术思潮的观念史研究方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云;北大人眼中的新中国学术发展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陈洪 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十年中国学术忧乐杂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成中英;成中英: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模式进行中国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教授 长江学者 吴晓明;吴晓明:切中中国现实,,凸显批判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 葛兆光;葛兆光:讨论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重返学术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赵士林;《中国学术年鉴》第二卷出版[N];中国邮政报;2007年
7 ;推动中国学术实现新的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杨国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一种值得关注的进路[N];文汇报;2006年
9 举水;规范化反思、本土化再造: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生命力(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宋志明;安顿价值 培育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莹;论胡适的学术设想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西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3 饶向阳;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6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2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