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的女性叙事及其对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的涵化影响——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选题:韩剧 + 女性叙事 ; 参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韩剧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大陆刮起了一股"哈韩"风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与形态。文章以大学生婚恋观为主题,基于涵化理论假设,对中国12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韩剧的女性化叙事对大学生婚恋观念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韩剧接触行为及其对韩剧的认知与评价,会对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男女平等意识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婚姻忠诚观、贞操观则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人口背景、所处的阶层状况以及学校环境中的一些变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涵化效果。
[Abstract]:Since the entry of Korean dramas into China in the 1990s, there has been a wave of "Han Ha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life concept and form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of China imperceptibly.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accultur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12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feminization narration of Korean drama on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lov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act behavior of Korean drama and its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Korean drama will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tandard of mate selec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but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loyalty and the view of virtue. The social and demographic background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atus of the class and some variables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the acculturation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n marriage and love to varying degrees.
【作者单位】: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科研项目资助
【分类号】:J905;C9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传霞;论20世纪女作家的历史女性叙事[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吴志翔;女性叙事:走出戏剧性?——读萧耳《继续向左》[J];博览群书;2004年03期
3 左芳;;中国新电影女性叙事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姚松妹;;规范中的女性言说——浅论“十七年”小说的女性叙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陈琳;;何处是我家园——评方方近作的女性叙事[J];名作欣赏;2009年04期
6 陈景淑;;《虚构的权威》关于女性叙事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年08期
7 马航飞;;异化与物化:近年女性叙事的两种伦理倾向[J];学海;2009年06期
8 宁凡;张业清;;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境遇[J];学术探索;2013年06期
9 王昭晖;;权力话语之下的女性出路——论十七年小说中的女性叙事模式[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齐锋;;重审电影《体育皇后》的女性叙事特征和叙事策略[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何晶;女性叙事与围棋构筑的文学“方寸之地”[N];文学报;2012年
2 李继凯;哀感顽艳的女性叙事[N];文艺报;2012年
3 叶航;用女性叙事置换历史话语[N];东方早报;2011年
4 凌逾;解读海派摩登女性叙事[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D];河南大学;2004年
2 岳斌;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建构女性叙事权威[D];郑州大学;2016年
2 陈兰;论《微物之神》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叙事[D];深圳大学;2017年
3 许晓春;宏大历史中的女性叙事[D];吉林大学;2010年
4 姚松妹;“十七年”女作家的女性叙事[D];宁波大学;2009年
5 龚小娟;从“第一人称”看新时期女性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福荣;叙事民歌中有关女性叙事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春花;中国当代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递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书勤;转型期藏族女性叙事文学中的藏族女性形象考察[D];暨南大学;2006年
9 黄鹄;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国雪;女性主体的建构:女性叙事学视野下《最蓝的眼睛》[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9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2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