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大数据何以重构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18-06-17 08:28

  本文选题:大数据 + 社会科学 ; 参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大数据的兴起已经开始逐步影响社会科学发展。文本基于最新的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和文献,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实践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大数据重构社会科学的八个维度:重绘学术图景、延伸经典学说、丰富学科目标、促进学科融合、提升学科应用、缓解方法分歧、优化变量测量、增加展示形式。文本是国内对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的首次系统梳理尝试。
[Abstract]:The rise of big data has gradual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Based on the latest big data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in social sciences, the text explains in detail the eight dimensions of big data's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cience from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paradigm,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practice: redrawing the academic picture, extending the classical theory, Enriches the subject goal, promotes the discipline fusion, promotes the discipline application, alleviates the method divergence, optimizes the variable measurement, and increases the display form. The text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attempt of social science big data research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分类号】:TP311.13;C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云松;范晓光;;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J];社会;2010年04期

2 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3 王天夫;;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4 喻国明;;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关于大数据新闻的前世今生[J];青年记者;2014年36期

5 沈浩;黄晓兰;;大数据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挑战与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顿新国;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顾辉;合肥市民的社会阶层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4 刘光顺;顾玉平;;洞穴之喻与认知方式辨疑[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5 王智勇;;理性的蜕变与拒斥形而上学的三种路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7 沈杰;;“仇富心理”何以可能——对北京市和杭州市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陈雪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概念的三种含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马天俊;现代文化中的个体与权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殷明;刍议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沈奕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葆华;;从同一效果到差异效果:对新媒体与主观阶层认同关系的多层分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刘春琳;冷红;;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城市关注平台的构建与应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7 赵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8 祖俊;;大数据视域下“数字鸿沟”的样态分析[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纪雪梅;王芳;;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情感传播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刘勇;王永庆;;掘金社会化媒体[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8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9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昊;归纳逻辑或然性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章伟华;和谐社会视野下调控贫富差距与社会冲突互嵌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丽娜;教育机会不平等中的平衡机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颢楠;洛克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孙于惠;麦迪逊宪政思想与苏格兰启蒙思想[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丽;试论休谟的政治义务学说[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辉云;论司法判决中的辨证推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年06期

2 谢宇;姜洋;;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J];社会;2008年03期

3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4 王天夫;;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5 刘欣;阶级地位与市场机遇:韦伯的阶级理论——兼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05期

6 朱家麟;关注计算机辅助新闻学[J];中国记者;2002年06期

7 章奇;;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分析方法[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8 陈云松;;分析社会学:寻求连接微观与宏观的机制性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振光;刘延平;;铁路公益性的定量方法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本文编号:2030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30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6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