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运用理论的学术研究政策影响力评价框架研究
本文选题:知识运用 + 评价框架 ; 参考:《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08期
【摘要】:知识运用理论研究知识如何转化为政策的问题,可为学术研究的政策影响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按照对基础观点和政策影响过程映射方式的不同,将基于知识运用理论开发出的评价框架总结为线性框架和多维框架两种类型。分析和比较两类框架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Abstract]:Knowledge application theory studies how knowledge is translated into policy,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olicy impact on academic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apping methods of the basic and policy impact processes,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is summed up into two types of linear and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kinds of frameworks are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分类号】:C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馥;简评《左派研究院——美国校园里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2 ;卷头语[J];东岳论丛;1986年04期
3 郭琦;三十而立——祝《人文杂志》创刊三十周年[J];人文杂志;1987年03期
4 方苞;;做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J];学术研究;1987年06期
5 任风;;学术刊物建设探略——《学术月刊》创立35周年的理论思考[J];学术月刊;1992年08期
6 张昆仑;;学术界也要引入市场机制[J];群言;1993年03期
7 ;《澳门学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座谈会在广州举行[J];港澳经济;1994年Z1期
8 陈允吉;朱刚;;当代学术:从“预流”到“正果”——读《当代学术研究思辨》[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6期
9 邱泽奇;费孝通教授学术研究六十年欢聚会掠影[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0 刘永富;学术的视角与实用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欣欣;;开幕欢迎辞——让学术研究在澳门站起来[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思考与探索[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3 曲艺;;以政策和制度推进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4 铁木尔;;在“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上的致辞[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郝时远;;一个成熟的学者应为学科的发展担当责任——在“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上的发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凤祥;;在“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上的发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文京;;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五十年暨都市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杜发春;;“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五十年暨都市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召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伦;;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周年[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前言[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海光;“学术江湖”之七大派别[N];北京日报;2006年
2 王先霈;也说学术境界[N];文艺报;2006年
3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何锡章;关于人文学科管理的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哈正利;学术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N];人民日报;2009年
5 彭国华;求真 求新 求深[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曹建文;“学术明星”,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杨元业;学术的“德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直属机关党委 白瑞莲;青年学者的治学与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何民捷;交流是学术研究的助推器[N];人民日报;2007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204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4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