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微生活及其生活史意义——兼论微社会人类学研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本文选题:微信民族志 + 网络社会人类学 ; 参考:《社会学评论》2017年02期
【摘要】:微信与民族志这一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相遇所形成的微信民族志,为人类学在网络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研究空间。对微信朋友圈中微友之间的话语、文本的"田野作业"式关注和记录,将线下的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人类学人介入网络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以大学和学界微信朋友圈为民族志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借助相关人类学理论加以经验探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论选择。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不仅促进了个体文化的生产,而且也催生出了一种与微社群、微社会相应的微生活方式。尝试对当下微生活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意义及其社会记忆功能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人类学和生活史意义。推进微信民族志及微社会人类学研究,应处理好网络田野与现实田野工作、个体与社会等诸多关系。
[Abstract]:The encounter of WeChat and ethnography,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anthropology, has opened up another research space for anthropology in the online world. To the discourse between micro-friends in WeChat's circle of friends, the text's "field work" attention and record, expand the offline relationship to the line, become the important channel for human scholars to intervene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network. Taking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circle of WeCha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ethnography, it is an ideal choice of methodology to collect primary dat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network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to probe into it with the help of relevant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WeChat, as a kind of self-media, not only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 culture, but also gives birth to a micro-lifestyle corresponding to micro-community and micro-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life history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and the function of social memo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thnography of WeChat and the study of micro-social anthropology,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field and real field work, individual and society, etc.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魁玉;王德新;;微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兼论微生活的理念及其媒介社会导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刘海涛;;主体民族志与当代民族志的走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唐魁玉;唐金杰;;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分析——兼论微生活方式的兴起及治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张颐武;;“四跨”与“三改”:“微生活”新论[J];探索与争鸣;2014年07期
6 任珏;;身体的在场:网络民族志的性别反身性[J];新闻大学;2014年02期
7 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现时代意义——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开展30年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学评论;2013年01期
8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年06期
9 唐魁玉;;网络文化价值与网民的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网民社会经验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2年11期
10 田甲丙;;民族志书写的自反性与真实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媛;王丽霞;;一种方法的反思: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民族志研究[J];民族论坛;2017年04期
2 秦朝森;;网络民族志的研究——以山东乡村的基督教传播实践为例[J];新闻大学;2017年04期
3 邓翠华;张伟娟;;生活方式绿色化及其推进机制论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陈刚;王继周;;中国大陆传播研究民族志进路的逻辑、问题与重塑——基于四本学术期刊及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5 纪峗;房宏婷;;微信朋友圈社交从主动走向被动的现象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6 王霞;;女性媒介形象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困境[J];新闻知识;2017年06期
7 宋锴业;;运动式遣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回应性逻辑——基于“天价虾”事件的个案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9 张元;丁三青;;和谐网络文化的隐性德育效能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6期
10 张翔;;网络空间中政治亚文化的结构转型与治理逻辑[J];探索;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泉;;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民俗研究;2016年03期
2 周晔;郭雅倩;;社会比较视阈下的微信朋友圈影响度研究[J];情报杂志;2016年02期
3 唐魁玉;唐金杰;;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分析——兼论微生活方式的兴起及治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蔡华;;20世纪社会科学的困惑与出路——与格尔兹《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的对话[J];民族研究;2015年06期
5 王铭铭;;当代民族志形态的形成:从知识论的转向到新本体论的回归[J];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6 曹畅;郭双双;赵岩;孙妍;琦彬;康丽颖;;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发帖特点及原因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04期
7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理论、实践与表征[J];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8 朱炳祥;刘海涛;;“三重叙事”的“主体民族志”微型实验——一个白族人宗教信仰的“裸呈”及其解读和反思[J];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9 马力罗;吴晓黎;;时间与民族志:权威、授权与作者[J];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10 张小军;木合塔尔·阿皮孜;;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J];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兆荣;;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J];世界民族;2008年04期
2 刘朝晖;;海外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与文本表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胡不飞;;《民族志方法要义:观察、访谈与调查问卷》中文版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龙晓添;;双向书写——一种民族志方法的可能[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5 A·巴列克西;关学君;;民族志影视片与博物馆——历史及概况[J];民族译丛;1986年02期
6 尼·科莱夫;刘知白;;1944年后保加利亚民族志研究状况[J];国际论坛;1990年01期
7 李一松;民族志及其实验趣向[J];学术探索;2000年01期
8 杨春宇,胡鸿保;局内人中的局外人——体味民族志新作《在自我的阴影下》[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9 尼尔森·H·H·格雷本,杨玲;旅游民族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麻国庆;;民族志经验反思[J];思想战线;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小军;;民族志方法论的互补性[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戚晓萍;;论民族志方法与“花儿”研究[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3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陈力丹;王晶;;节日仪式传播:共同信仰的维系与嬗变——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民族志调查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丽;到海外研究一个“真实的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张东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戈怡;博物馆里的民族志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刘秀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走进人类学的新田野:互联网民族志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孙妙凝;中国人类学民族志写作在探索中前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刘苏里;《变革》:一个典范文本的产生[N];江淮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陆文静;在家教育联合体的民族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霆;民族志叙事:文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涉[D];温州大学;2016年
3 陆橙;浅析民族志方法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D];云南大学;2013年
4 杨妮妮;民族志视域下的校长行为逻辑[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旭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D];兰州大学;2009年
6 翟淑平;饭局:共餐的延续[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樊水科;乡村仪式传播与乡民生活世界[D];兰州大学;2007年
8 刘立;电视·头面人物·博物馆—传播媒介与拢嘎寨的日常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程洁;论戴维·莫利民族志受众理论及其在我国学界与业界的研究现状和启示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1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8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