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城市记忆
本文选题:现代技术 + 城市记忆 ; 参考:《上海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城市记忆不应仅仅从城市功能角度给予理解,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城市存在的根本,城市需要记忆。用现象学方法揭示城市记忆,认识到城市记忆是作为主体的存在者在城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与再造而形成的主观意识,城市记忆的所指对象是建筑物与人,同时它有着回忆与想象两种体验形式,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只有正确的认识城市记忆,才能使其更好的得以维护与传承。 尽管现代技术保证城市的基本运作,推动城市更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城市记忆的再现与增强,但“现代技术对城市记忆的削弱”问题更为突出。人们利用现代技术肆意地抹灭建筑,无心地遗忘传统,忽视对城市主体——人的关怀,人们逐渐失去归属感和对城市的认同,对城市记忆遗忘。同时,技术逻辑的过度发挥不断改变着城市意象标识,城市难以形成稳定的感知系统,致使城市原型遭到破坏,“城市失忆”愈演愈烈,出现“城市记忆的错位”、“城市记忆的衰退”、“城市记忆的遗忘”等现象。 因此应不断对现代技术与人类生存、城市发展、城市记忆、文明进步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认识到现代技术已不在是被人利用的工具,它给城市形态、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已凌驾于人之上,,使人成为了丧失自我的奴隶。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来规范技术逻辑的正常运作。只有这样技术才能有利于城市记忆的保留与传承,城市才能还原其本真状态,成为关怀人、陶冶人的容器,人与自然界才能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城市记忆的维护也有利于凸显城市意象,找准城市定位,挖掘城市价值,塑造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Abstract]:Urban memory should not only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function, but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roo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 needs memory. By using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to reveal urban memory, it is recognized that urban memory is a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formed by the existence of the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city perception and through imagi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object of urban memory is buildings and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wo kinds of experience forms, memory and imagination, which contain three dimens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nly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urban memory, in order to make it better to maintain and inherit. Although modern technology ensures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city and promotes the urban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it helps to reproduce and strengthen the urban memory, but the problem of "weakening the urban memory by modern technology" is more prominent. People mak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wantonly wipe out architecture, forget tradition inadvertently, ignore the concern for the main body of the city, people gradually los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to the city, and forget the memory of the c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excessive exertion of technological logic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symbol of the city image,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ity to form a stable perceptual system, which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ity archetyp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urban amnesia",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dislocation of urban memory". The decline of urban memory and the oblivion of urban memory.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antly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technology and human survival,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memory, civilization progress, etc., recognizing that modern technology is no longer a tool to be used by people, and that it gives urban form, Human life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changes, has been above the people, making people to lose their own slave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standardiz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echnological logic.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technology be beneficial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urban memory, and the city can restore its true state, become the container of caring and edifying people, and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tenance of urban memory also helps to highlight the image of the city, find the right city positioning, excavate the value of the city,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he context of the city.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集贤;;拜托了,留点城市记忆[J];晚霞;2008年03期
2 许晓青;;“城市记忆工程”拯救历史印迹[J];公关世界;2008年05期
3 王立荣;;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于丹;;当城市穿越生命[J];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2010年12期
5 小广;;广州2010:延续的城市记忆[J];黄金时代;2007年11期
6 ;守望城市[J];同舟共进;2010年02期
7 王光玉;丰富馆藏内容,保存城市记忆[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4期
8 张曼;;追逐南京城的历史记忆[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9年07期
9 夏娃 ,梁慧敏;王励勤的城市记忆 下一站,上海[J];乒乓世界;2005年04期
10 张鸿雁;;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卢斌;裴凡伟;;保护连续的城市记忆条码——以天津市小白楼五号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臣;;开展记忆工程 留住城市历史[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8年
3 张鸿雁;;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生态家园[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黄振平;;博物馆:城市记忆、标志及通向未来文化的桥梁——以江苏南通市为例[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张祖群;;试论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6 李理;;《大刚报》与近代城市的关系——从《大刚报》出版转移路径谈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巍;刘宏;鲍茜;;大城市老工业区用地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石家庄市东北工业区用地更新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A];中国公园协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先逵;;城市建筑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刘茜;刘欣葵;;“国家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表达[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方凯;让“城市记忆”重现生机[N];友报;2009年
2 记者 杨云龙 《新城市》记者 汤浩;历史文化名城:留住城市记忆[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高丽;“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全面启动[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记者 黄宣传 通讯员 屈慧君 郭晶 杨波旭;城市记忆不能留白[N];湖北日报;2004年
5 杨来青;青岛城市记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朱四倍;保护城市记忆的关键是发展中的保护[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胡玉萍;怎样复活广州城市记忆?[N];广东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戴丽丽;在大变样中全力保留城市记忆[N];石家庄日报;2009年
9 郭长育;“城市记忆”落户宣城[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郭高鹏、徐挺立;城市呼唤记忆[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东南大学;2005年
2 邓堪强;城市更新不同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晓飞;快速发展时期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其邦;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时(期)与更新度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
6 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9 李威;更新·嬗变[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马振华;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都市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白鹤;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城市记忆[D];上海大学;2012年
2 薛f 旭;留存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3 李友文;基于城市记忆的传统街区城市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张超;基于城市记忆的老城区滨水绿地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韩亮;废墟景观与城市记忆的延续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范赛玲;城市记忆活力复兴的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薇;城市的记忆[D];东南大学;2006年
8 黄步瓯;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姜吉佳;北京当代艺术家聚落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10 姚伟;城市更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3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10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