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评价:替代同行评议的新方案
本文选题:同行评议 + 学术评价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为了进一步有效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工作的发展,促进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与发展,探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和体系建设,2015年3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自龙总编辑主持,论坛以"同行评议"为主题,这个主题也是目前学术评价中的热门话题。来自全国权威评价机构的知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生动而有智慧的发言和讨论,高自龙总编辑做了精彩的点评和高度评价。本次笔谈邀请了上述论坛的三位学术评价界的主讲专家对"同行评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蔡蓉华教授的《同行评议的难点》对学术评价中同行评议的客观现实问题和同行评议的难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的学术评价应该是科学计量和专家智力的组合,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没有普遍的标准,只有特定的标准。刘益东教授的《开放式评价:替代同行评议的新方案》从发现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法的根本缺陷入手,提出了开放式评价法这一替代方案,还解决了对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前沿学者的界定与甄选问题,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新思路。伍军红、汤丽云、肖宏教授的《大数据支撑下的创新同行评议》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和网络化社会中同行评议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大数据可以帮助同行评议找到更适合的小同行专家,并为专家提供重复性检测、创新点分析和引证动机挖掘等有力的辅助工具和资料,提出建设"世界科学文献定性评价统计数据库",以解决同行评议面对的问题,使同行评议工作更加系统、科学、客观、公正。现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whole socie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Discussion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rch 31, 2015, The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ld a "Forum on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Beijing. The forum was chaired by Gao Zilong, editor in chief of the Center of Books and Journal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theme of the forum is peer review, which is also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evaluation. Famous experts from the national authoritative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gave vivid and intelligent speeches and discuss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Gao Zilong's editor-in-chief made brilliant comments and high appraisals. This paper invites three leading experts from the above forum to think deeply and discuss the peer review. Professor Cai Ronghua's "difficulties in Peer Review" discusses the objective realistic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peer review in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uture academic evaluation should be a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and expert intelligence. There is no best way; there is only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there is no universal standard, there is only a particular standard. Professor Liu Yidong's "Open Evaluation: a New Scheme to replace Peer Review" begins with discovering the fundamental defects of peer review and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alternative scheme of open evaluation method. I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leading academic scholar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the strategy of driving innovation. Professor Wu Junhong, Tang Liyun and Xiao Hong's "Peer Review on Innovation supported by big data"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peer review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and networked society. It is proposed that big data can help peer review find more suitable small peer experts, and provide experts with powerful tools and materials such as repetitive testing, innovation point analysis and motivation mi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peer review and make peer review more systematic,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fai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Statistical Database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documents. This is now published for the reade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2 梁立明 ,赵红州;科学发现年龄定律是一种威布尔分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01期
3 刘益东;试论超越同行评议的复合型学术评估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1期
4 刘益东;;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6期
5 刘益东;;开放式评价与前沿学者负责制:胜出机制变革引发的云科学革命[J];未来与发展;2013年12期
6 刘益东;;设立战略家工作室,创建世界一流思想库[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2 刘全根;中国地球科学家集团研究能力的评价和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S1期
3 刘全根;中国地球科学家集团研究能力的评价[J];甘肃科学学报;1994年03期
4 邱均平;任全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刘永;王继娜;周惠来;;科研人才评价研究综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03期
6 张群;;高校社科查新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4期
7 赵建华;刘宁;;从计算机图灵奖分析计算机领域科学技术创新[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8 王红军;陈劲;;高层次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7期
9 周爱民;;科学发现年龄定律的再探讨[J];科技视界;2012年11期
10 赵红州;梁立明;王元;;重大科技成果威布尔分布的普遍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则渊;朱晓宇;;国际科学计量学及其姊妹学科的计量与图谱[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益东;;学术交流的制度创新:以展示和交流学术创见为中心[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益东;;以创意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改革学术评价标准做起[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则渊;;理论科学学一般问题研究[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5 陈静雄;;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新论:基于评价功能的分析[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崔璐;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冰清;中文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姝廷;学术英才群体接受高等教育背景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亚帅;NSFC项目绩效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舒立;基于群组判断的社会科学成果创新性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陈志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姜颖;地方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盛辰光;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超;我国科学精英成长的生态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于佳;期刊等级评价的主客观信息集成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姗姗;当代中国高校学术道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2 黄平,彭小妍,刘禾,王跃飞;关于学术定量化的讨论[J];读书;2002年02期
3 D·普赖斯;张季娅;;洛特卡定律与普赖斯定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09期
4 李晓轩,牛珩,冯俊新;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年03期
5 么大中;基础理论成果评价研究评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王选;我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抉择[J];教育艺术;1999年10期
7 乔治·弗兰克;注意力——科学界看不见的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2期
8 邱均平;朱少强;刘永;;“金牌优先”法则应用于科研人才评价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6年04期
9 刘益东;;以创意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改革学术评价标准做起[J];未来与发展;2011年09期
10 邹承鲁,陈述彭,陈平原,金碚,刘大椿,柳冠中,沈德忠,蒋国华,金吾伦,李喜先;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国内同行评议专家库研究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高秀珍;;关于科学研究评估中同行评议问题[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李艳君;同行评议中的越轨及控制[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5期
4 郑士贵;我国科学基金:“同行评议”制的发展与完善[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5 郑士贵;选择同行评议专家的指标体系[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5期
6 郑士贵;美英等国科学基金组织改进同行评议的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6期
7 郑士贵;同行评议的方式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9期
8 钟书华;同行评议:科学共同体的民主决策机制解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年01期
9 邓曼;;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8期
10 张彦;;论同行评议的改进[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国连杰;曹裕波;刘薇;韩瑛;;关于地球科学学部同行评议系统评估的调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苏振伦;;外审意见量化分析 试探同行评议的优势与不足[A];第六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3 安梅;于世美;汤梅;王晶;;同行评议过程中审稿人的不同选择方式及审稿结果比较[A];第11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模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吴芬芳;;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刘钊;保障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关键:责任与约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宋玉波 彭卫民;同行评议的权威在于公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刘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预印本库和撤销论文制度:同行评议有益补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王维朗 《重庆大学学报》编辑部;立足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 提高同行评议质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 康敬奎;交叉学科同行评议:问题与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苏州大学 尤小立;“同行评议”需要体制保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冯永锋 齐芳;“同行评议”成为青年科学家关注热点[N];光明日报;2004年
8 对话人 本报记者 晋雅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盛希贵;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新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9 吴酩(作家);荣誉与利益的选择[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美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郎尼·汤姆森;需要高质量、同行评议的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莉莉;论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原则[D];东华大学;2007年
2 张荣;新环境下同行评议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鲁宁;科技项目同行评议体系反评估模型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鑫;科研项目同行评议中专家诚信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杨素娟;科技项目立项同行评议评审专家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6 封晓静;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Khin War War Htike(王汉英);科研课题选择和信誉分配的数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延瑾;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的同行评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牛卉;基于F1000的同行评议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任晓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题目组科研活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8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1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