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脑外科手术”是如何实施的——追问“苏联理论模式在中国”

发布时间:2018-09-06 12:51
【摘要】: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人文学术,差不多都是在苏联理论模式的统辖下完成的。其后果不仅是毁了那个年代的人文学术,更僵化了在那个年代享有"学术地位"的数代学者的价值取向与思维建构,酷似被统一做了"脑外科手术"。除了陈寅恪等少数精华,包括冯友兰、朱光潜、王元化、李泽厚在内的几代学人几乎谁也未曾幸免。可以说,苏联理论模式对中国学界的那段"殖民"史,当是国人不宜再继续自我遮蔽的精神"国耻",直到当下其对于中国学术的深层负面效应依然存在。
[Abstract]: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lmost all of the humanities were completed under the Soviet theoretical model. The result is not only to destroy the humanities academic of that era, but also to ossify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inking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who enjoyed "academic status" in that period, and it seems that they have been unified in "brain surgery". Almost no one has survived except Chen Yinke and so 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istory of "colo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by the Soviet theoretical model is the national shame that Chinese people should not continue to hide themselves, until now, its deep negative effect on Chinese academic is still existing.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C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贾旭东;弗洛姆论市场与道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宋向红;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论曹禺早期剧作的角色配置模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建盛;方法论与20世纪中国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颖;马建昌;;论新儒家在中国现代化追求上的困惑与尴尬[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5 李祥林;;京剧男旦艺术之我见[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10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常玉荣;打造完美人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琳;弗洛姆论人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2年

6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7 黄珊珊;色彩与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阳;公民政治素质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银昌;《焦氏易林》四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牟玉荣;王船山的性习关系论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26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226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