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09:29
【摘要】:本文以情感动员为视角,通过对2007—2016年人民网《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164个网络公共事件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的诱因、策略、影响、结果以及背后的原因、产生的风险和相关的应对措施。研究发现,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的主要动员诱因包括事件类型上以公共安全事件、官民冲突事件、道德隐私事件、民族主义事件,在公众诉求上以寻求事实真相、维护个体或集体利益、表达情感或泄愤、娱乐消遣为主。情感动员中使用频率高的策略依次为围观与造势、谣言构建、后台揭露、舆论审判。情感动员引发的情绪主要是愤怒和质疑,引发网民参与的主要行为是网络话语表达。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的结果中,快速反应是政府常见的反应,但是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不强。与此同时,事件类型与公众诉求之间、情感动员策略与情感倾向之间、事件类型与政府回应之间都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形成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意识形态缘由。从社会根源来看,其原因有社会经济转型导致风险上升、传统文化的道德至上和大众文化的喧嚣;从参与者网民角度来看,其原因有网民群体的从众心理与感染心理、个体心理的失衡、中国转型期特有的网民心态;从治理主体政府来看,其原因有诉求渠道不畅、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官方网站信息公开滞后或应对失误;从催化剂网络媒体来看,其原因有主体的匿名性与开放性、形成过程的突发性与互动性、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不良媒体与组织的推波助澜。网络公共事件在情感动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风险,包括造成对普遍民意的劫持风险、造成网络政治奇观化的风险、造成网络游民政治的风险、造成民粹化社会治理的风险。有鉴于上述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执政机构或特定主体应变“被动”为“主动”,从理念、制度、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置应对。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ducement, strategy and influence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of online public events through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164 cases of Internet public events reported by the people's net China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report 2007-2016. The results 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causes, risks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motivations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of online public events include public security events, conflicts between officials and people, incidents of moral privacy, nationalistic events, and seeking the truth in public demands. Protect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interests, express emotions or anger, and entertain primarily. The strategies of high frequency used in emotional mobilization are, in turn, encirclement and construction, rumor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disclosure and public opinion trial. Emotion mobiliz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anger and doubt, and Internet discourse expression is the main behavior that arouses Internet users'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results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of online public events, rapid response is a common response of government, but 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o events is not stro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vent types and public demands, emotional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and emotional tendencies, event types 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There are profound social ideological reason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of network public eve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origin, the causes include the rise of risk caused by soc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moral supremac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uproar of popular cult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icipants, the reasons are the herd psychology and infection psychology of netizens. The imbalance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 unique Internet users' mentali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 from the governance subject government, its reasons are: the appeal channel is not smooth, the public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s lacking, the official websi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gs behind or the response err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atalyst network media, the reasons are the anonymity and openness of the subject, the sudden and interactive form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self-media, and the bad media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mobilization, network public events also produce some risks, including the risk of hijacking the general public opinion, the risk of the marvel of network politics, the risk of network vagrant politics, and the risk of popularizing social governance. In view of the risks mentioned above, the governing body or the specific subject is "passive" to "active", which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dealt with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system and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2.63;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查建中;网络制造中的产学研三结合[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2期

2 陈渝;左时伦;何云冰;;浅谈网络制造实验室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12期

3 王志奎;朱清慧;;应用网络制造技术实现机械制造教学模块的集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6期

4 魏丽萍;;互联网舆情形成机制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洪小娟;刘雅囡;姜楠;;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段婉立;王力尘;;互联网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张彭;张亚钰;;国土资源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建立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刘茹;吴丽丽;;移动互联网舆情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3年59期

9 钟鼎;魏海波;;网络,成为人际往来的陷阱[J];文化月刊;2000年05期

10 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J];学术论坛;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利;李强;;基于三层B/S结构的网络制造模式实现方法[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玉龙;杨建武;;基于CORBA的网络制造模型[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付玉;;浅析自媒体语境下人际传播的潜变[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欧雨路;;从自媒体到反媒体——媒介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初探[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5 张少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大中华区的非合作博弈——以涉及两岸三地媒体的“胖达人”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6 张颖;刘娟;;基于物元信息熵的盟员选择评标方法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叶汉杰;;自媒体时代下保障独立审判的应对方略——以体系化应对思路为逻辑起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8 田鹤楠;杜军平;;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付丽丽;王瑞芳;;我国篮球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崔玉平;董筱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网络文化:繁荣与监管并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郝义;美研制出的网络武器已达2000多种[N];国防时报;2011年

3 记者 曾娅;携手成就“网络制造”[N];人民邮电;2008年

4 魏岳江;美军高调备战网络战争[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诸葛漪;过去,,现实制造网络话题 如今,网络制造现实话题[N];解放日报;2009年

6 ;线点科技:轻松管理互联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7 记者 刘贡;三亚举办互联网舆情与政府应对讲座[N];海南日报;2010年

8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自媒体”革命的政治社会学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黄晓红;“自媒体”时代要靠真诚赢口碑[N];安徽日报;2013年

10 陈杰;自媒体商业价值待挖掘[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剑锋;网络环境下若干关键制造资源的自组织原理和方法研究及其在汽配企业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磊;互联网舆情事件影响分析与动态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宋瑞晓;基于复杂网络的互联网舆情传递及监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齐二娜;中华老字号自媒体传播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罗丹;基于网络制造的企业应用协同工作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斌;面向网络制造环境的设备自律控制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明;网络公共事件情感动员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2 张丛君;我国网络广告定制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黄睿;中国网络自制剧用户分析及发展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尚可;网络民粹主义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李兆春;网络制造资源个性化主题搜索技术研究与应用[D];贵州大学;2008年

6 王晓;网络制造资源搜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贵州大学;2006年

7 赵竹平;网络制造资源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D];贵州大学;2006年

8 黄欣;支持网络制造的协同工艺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赵峰;网络制造中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张晓宇;网络制造联盟协调机制构建与整体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5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265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e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